驚爆澳洲蜂蜜致癌物超標 59樣本49受污染

最新研究發現,澳洲不少蜂蜜廣受一種天然致癌毒素污染,部分澳洲蜂蜜中的毒素極高,超出可接受水平,食用一茶匙已超歐洲安全標準,但澳洲食品安全部門強調沒有問題。

bees and honey

Source: Getty Images

墨爾本《時代報》報導,澳洲食品安全局認為,由於蜂蜜經過人工處理,可以安全食用。

吡咯啶生物鹼: 被視為天然致癌物

報導引述愛爾蘭研究人員指,澳洲蜂蜜相比其他地方含有較高的毒素,稱為「吡咯啶生物鹼」(Pyrrolizidine Alkaloids)。

研究人員指,平均澳洲蜂蜜樣本,比其他國家的樣本,「吡咯啶生物鹼」的濃度超過四倍以上。

報導指,「吡咯啶生物鹼」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包括有毒的植物,與人體慢性疾病有關連。

59樣本49受污染

在59個澳洲蜂蜜樣本中,有22個含量偏高。男性服用超過一茶匙,已超過歐洲食品標準局指引中的含量。

59個樣本中有41個樣本受污染。

一茶匙即超出歐洲安全標準

報導指,一些受污染的樣本,一公斤蜂蜜中含有932毫克的「吡咯啶生物鹼」。根據歐洲標準,平均男性服用0.6克蜂蜜,已超出安全標準,平均女性為0.5克則超出安全標準。

澳洲食品安全局的標準,比歐洲高出140倍,平均男性可服用15茶匙,平均女性接近13茶匙。

一個人可以吸收多少含量,視乎體重,兒童和餵哺母乳的嬰兒可吸收的份量更低。

符合歐洲標準的澳洲蜂蜜

《時代報》報導,符合指引的包括Tasmanian organic丶Tasmanian leatherwood丶gum honey丶yellow box丶mudgee丶red gum 和 winter flower。

吡咯啶生物鹼的爭議

有研究發現,多種「吡咯烷生物鹼」為致癌物,以0.5%長莢千里光(Senecio longilobus)提取物的食物餵飼小鼠,結果存活下來的47隻小鼠中17只患上腫瘤,目前「吡咯烷生物鹼」對人類的致癌性仍未完全確定。


Share
Published 21 September 2016 12:00pm
Updated 22 September 2016 10:45am
Source: The Ag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News

Sign up now for the latest news from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direct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SBS’s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 including receiving email updates from SBS.

Download our apps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Listen to our podcasts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Get the latest with our exclusive in-language podcasts on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s.

Watch on SBS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