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APRA再出新政,继续推动银行利率上升

最近澳洲房价不断上涨的新闻充斥着媒体版面,同时澳大利亚的大银行在过去几个月中不断开始提高房贷利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房贷利率上升呢?

Of the four largest banks in Australia, the National Bank of Australia (NAB) has so far started Islamic finance only in the business sector.

加息及夾雜滯漲前景, 銀行前景如何走下去? Source: AAP

最近澳大利亚银行和房产相关的消息层出不穷,一方面是澳洲房价不断上涨的新闻充斥着媒体版面,挑动着所有房产购买者和投资人的神经;但另一方面随着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简称:APRA)不断推出限制银行放贷的新规,澳大利亚的大银行在过去几个月中不断开始提高房贷利率。

本周三(12月8日),这两年被罚款缠身的西太银行(Westpac)进行了本年度第四次房贷固定利率的上调。本次调整最猛烈的就是3-5年期的自住房贷款固定利率,全部增加了30个基点,利率水平立刻赶超两周前才上调了利率的联邦银行(CBA)。经过这一次调整,这两家银行的利率低于2.0%的时代正式远去。可以预计,四大银行的另外两家澳新银行(ANZ)和国民银行(NAB)的房贷固定利率恐怕也将很快面临进一步调整。

银行不断地上调利率,固然有对于央行未来加息预测提前的因素存在,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澳大利亚的银行业主要监管机构——澳大利亚审慎管理局(简称:APRA)近期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要求改革,对资本金缓冲占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高风险房贷资本金要求,以及银行总体损失吸收能力的框架都进行了新的规定,进一步限制了银行放贷能力,和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这一系列的新规将会在2026年最终全面执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次APRA新政的主要内容:

本次APRA的第一项新规

将抗周期资本金缓冲(CCyB)最低标准从风险加权资产(RWA)的0%提升至1%;使用内部评级法(IRB)的银行资本预留缓冲(CCB)从风险加权资本的2.5%提升至4%,使用标准法的金融机构则维持不变。新规则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规定的含义和影响,我们首先要理解其中这些复杂的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重要概念是风险加权资产,英文为Risk Weighted Assets(RWA。是指银行不同种类的资产通过不同的权重计算出的一个总资产。比如,现金和国债属于无风险资产,因此其风险系数为零。而房贷则属于典型的风险资产,其在银行资产计算中的风险加权系数为35%。

简单而言,资产的风险越高,计算时的权重越大。风险越高的资产,银行就必须为此拨备更多的缓冲资本金。因此,当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比率越高,风险加权资产也会越高,相应的需要持有的缓冲资本金也就越高,可用杠杆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弱。本次,ARPA将抗周期资本金缓冲最低标准从风险加权资产的0%提升至1%,是希望提高银行在一定周期内应对风险的能力。
APRA has told Westpac, NAB and ANZ to set aside $500m in additional capital.
澳大利亚审慎管理局(简称:APRA)近期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要求改革 Source: AAP
第二个重要的概念是内部评级法,也就是Internal Rating-Based(IRB。根据全球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以及APRA规定,澳大利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分为两种方式:

·      第一种称为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Based(IRB,即允许银行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对信用风险评级,四大银行和麦格理集团均使用这种方法。

·      第二种称为标准法Standard Approach,是统一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进行信用风险评级,被澳大利亚其他可以吸取存款的金融机构所采用。

因为可以非常细致地根据本公司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可以将杠杆率做得比标准法大,增强盈利能力。随着APRA目前要求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将资本预留缓冲(CCB)从风险加权资本的2.5%提升至4%,也就是必须留存更多资本金,来降低银行的运营风险。这对使用这一标准的澳洲四大银行和麦格理来说,意味着他们必须将更多资金用于低风险资产的资本金,如现金等,这必然对这些机构的利润会形成冲击。
本次政策改革的第二项新规:

提高高风险房贷资本金要求。同样,要了解这项新政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何为“高风险房贷”。以房贷中最常见的抵押贷款为例,非标准贷款——主要包括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可调利率抵押贷款——被认为风险更大,所以被分配到比一般的标准贷款更高的风险权重。而根据新政要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金(简称CET1)比率将从9.5%增加到10.25%。

这也同样会令得银行需要准备更多资金,不过由于四大行目前的CET1比率都超过了12%,因此影响相对较小。反而是一些其他银行,比如麦格理集团受影响更大,称其自身约四分之一的盈余资本将因APRA资本政策改革而“被吞噬”。据其估计,这项政策改变对其资本金影响为22亿澳元,而其全年资本盈余仅为84亿澳元。

本次APRA的第三项新规:

要求所有银行提高“总损失吸收资本”缓冲50%,达到4.5%,为强日后安全解决银行业危机的能力。总损失吸收资本,英文为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简称:TALC),是银行应对损失吸收能力的资本总体框架。极端情况下,这部分资本金可以保障银行在倒闭时,储户仍能拿回自己的储蓄金。TLAC是银行资本金框架的一部分,包括CET1、附加一级(Additional Tier1)、二级(Tier2)和附加损失吸收资本金(ALAC)在内。
APRA表示,银行将有四年时间建立准备金,新的政策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

在2018年开始改变银行资本框架之前,四大银行持有总资本占其风险加权贷款的13%;而当TLAC改革于2026年开始生效时,总资本水平将是风险加权资产的18.25%。

目前四大银行TLAC与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分别为:联邦银行18.7%、西太银行18.4%、国民银行18.9%、澳新银行18.4%。虽然他们都超过了18.25%的水平,但距离临界点明显太近,意味着四大银行必然会在不久的未来进一步增加资本金来提高这一水平。

通过对三项政策的细致解析,可以看到,由于澳大利亚主要银行的资本金相对充足,其应对新政的能力毋庸置疑,更多面临的是利润率短期收到的挤压问题,但对他们的生存威胁不大。

但作为大型上市公司,大银行们为了保持其长期利润水平,别无选择,只能想办法将这一提高的资本金要求和资金成本通过提高利率的方法来转嫁给自己的客户们。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们在本文开头时提到的几大银行纷纷提高放贷利率的做法了。

对市场来说,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的澳洲贷款市场——特别是房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会有所削减,利率水平趋向于上扬。这一定会逐渐影响到对利率极度敏感的房产市场,尤其是那些只付利息的投资房贷款将受到明显限制。因为新规定意味着,此类贷款需要银行持有额外的缓冲资本,必然会导致银行会提高利率贷款的审核标准和利率。

因此,这次APRA的新政可以看成是之前调整利率适用性缓冲(Serviceability Buffer)的延续,其目的除了进一步控制金融体系风险之外,也有不少是出于防止房市过热的考量。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0 December 2021 4:41pm
Updated 10 December 2021 4:43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