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中警惕花式诈骗

据数位澳洲华人向SBS普通话节目反映,近期收到来自显示为“No Caller ID”的电话,接通后对方用普通话要求接听者上报自身与COVID-19相关信息。

An advertising board showing a government notice about coronavirus in Sydney, Monday, March 16, 2020. (AAP Image/James Gourley) NO ARCHIVING

An advertising board showing a government notice about coronavirus in Sydney, Monday, March 16, 2020 Source: AAP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敦促人们在疫情中要保持警惕,因为自1月以来,ACCC的Scamwatch网站已收到45项据称与冠状病毒相关欺诈的报告。

ACCC发言人说:“不幸的是,骗子借着冠状病毒传播来利用和耍弄消费者的担忧。”

“诈骗者正在使用一些策略,例如在网上误导性地销售冠状病毒相关产品,并使用虚假电子邮件或短信来尝试获取用户个人数据。”

这些报告的骗局中,有钓鱼邮件自称是寻求向世卫组织的捐款,还有网店销售昂贵的医用口罩,甚至有一些文字声称是由澳大利亚政府的对COVID-19测试的建议,其实目的是窃取银行信息。
此外,据数位澳洲华人向SBS普通话节目反映,近期收到来自显示为“No Caller ID”的电话,接通后对方用普通话提醒接听者尚未上报自身与COVID-19相关信息,并要求拨9转接人工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商品在被抢购之后的临时短缺,一些人转向网店购买,ACCC敦促人们要小心,并表示鉴别假冒卖家或网购骗局的最佳方法是下手前先搜索下这家店的评价。

ACCC发言人说:“如果网站要求通过汇票、电汇、国际转账、预付卡或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等非正常方式来支付,请小心。”

“从陌生人处接收到电子邮件、短信或社交媒体消息,请不要打开附件,也不要点击包含的链接——请直接删除。”

ACCC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5岁以下澳大利亚人在2019年遭遇的骗局中总计损失超过500万澳元。

截至周三(3月18日)上午,建议只有那些刚从海外旅行归来或接触过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确诊患者且在14天出现症状的人士前去做病毒测试;

如果您自认为已感染了这种病毒,请致电您的医生,请勿直接前去就医;或者您可致电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难或遇到医疗紧急情况,请致电000。

更多信息前往,您同时可以收藏该网站关于



分享
Published 18 March 2020 3:29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19pm
By Evan Young,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