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追捧主题ETF需谨慎

已经有一些专业投资人提醒,并不是所有主题ETF都是基于真正的长期趋势设立的,一些主题ETF实际是“为了吸引新手散户的噱头”,比如美国就有在家工作ETF、妇女赋权ETF、威士忌和烈酒ETF等等,甚至还有与特朗普议程挂钩的Make America Great ETF。

Investing in ETF for children

Source: yellowsarah/Getty Images

今年是澳大利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正式上市的第二十个年头,这种入门门槛比较低的金融产品由于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交易量正在不断迅速扩大。截止今年10月末,澳大利亚市场上的ETF基金市值(基础产品价值+投资者资金流入)创下了1269亿澳元的新纪录。 

作为以流动性高、成本低、投资门槛低为主要特色的投资产品,ETF在全球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上都受到了非常高的欢迎程度。主要因为其被动投资和直接上市交易,使得此类基金比起传统的零售基金对于普通散户投资人更容易使用和投资,不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开户、申请、赎回程序,只需要一个股票交易账户就可以随时买入卖出。 

尤其是随着澳大利亚的零售理财行业在一系列的皇家委员会调查处罚,导致行业监管成本愈发高昂,迫使更多大型机构退出这一市场。越来越多的被动性零售投资人,选择通过ETF这种简单易懂,又能提供分散投资来获取长期投资收益和相对降低风险的产品成为了不少个人散户投资者的最爱。

目前的澳大利亚市场上,投资澳大利亚和国际股票的ETF最受欢迎,现金ETF和固定收益ETF也吸引了大量资金,分别达到3.45亿澳元和3.04亿澳元。但特别有意思的是,最近澳大利亚ETF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大量全新的具有“特色”的ETF基金——“主题型”ETF。 

和传统的ETF专注某一资产类别或者某一特定市场、主要追踪一些大型指数的投资方向不同,这些“主题型”ETF往往投向的是一些和特定“概念”相关的股票,但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选择标准或者指数,甚至有些本质上更像“主动型”基金了。 

比如,本月初BetaShares发行了代码为CRYP的由全球比特币“矿业”、区块链基础设施和数字资产交易等相关股票组成的ETF基金——Crypto Innovators ETF,上市交易第一天交易额就超过4200万澳元,创下了ASX新上市ETF当天交易量的新纪录。而且这还不是个例,Cosmos Asset Management旗下投资全球数字资产挖掘和基建的Digital Miners Access ETF(ASX:DIGA)上市短短五天内,成为了澳大利亚ETF市场表现最好的基金之一,回报率高达25%。ETFS证券10月推出了投资全球氢能源公司的Hydrogen ETF,尽管氢气商业化可能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但在第一个月进入这只ETF的资本就超过6000万澳元。 

根据澳大利亚主要ETF提供商BetaShares的数据显示,ASX上的主题ETF管理的基金规模已从2020年初的约5亿澳元增长到2021年8月的35亿澳元。一些行内人士认为,主题ETF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可能会占据15-20%的ETF市场规模。甚至预测到2026年,澳大利亚的主题ETF投资总额最高可达千亿澳元级别。国际市场上的趋势也与此类似:彭博的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全球共有475只主题ETF基金,持有2520亿美元的资金。这与一年前330只主题ETF持有1190亿美元相比,从数量到金额都有明显增加。 

许多这一投资方式的支持者认为,随着投资者使用ETF押注新兴的大趋势,“范式转变”正在发生。对他们来说,主题投资正开始取代选股,更多投资者想用这方式,跨行业投资云计算、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等这些未来几十年增长的大趋势。 

但这样的投资策略真的会带来额外高的回报吗?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专业投资人提醒,并不是所有主题ETF都是基于真正的长期趋势设立的,一些主题ETF实际是“为了吸引新手散户的噱头”。比如美国就有着大量“千奇百怪”的主题ETF,比如:在家工作ETF、妇女赋权ETF、威士忌和烈酒ETF等等。投资者甚至可以买到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议程挂钩的Make America Great ETF。 

大趋势投资在理论上听起来很棒,谁能说新能源、区块链、AI大数据或网络安全不是长期的结构性发展方向,但真正能成为下一家特斯拉的公司却少之又少。很多在这一趋势上的行业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其价值。而正因为这些行业非常新,可以选择的上市公司及其有限,有不小的概率会出现一共只有十几二十家公司可供选择,其中真正能在未来成功的只有两三家,结果就导致投资者持有的绝大多数公司最终是亏损的投资。 

大型的主题或者行业趋势投资本身的逻辑并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再加上这些趋势往往是十年以上的大趋势,就意味着需要用长期投资的策略进行配置,但不少散户投资者却带着短期投机的心态去买入这些主题“ETF”。而且不少机构往往是在某一个主题“起飞”,估值大涨之后才开始推出相应的ETF,导致不少拥有从众心态的散户在高位买入,最终出现亏损。 

2021年美国一项名为《ETF行业中的注意力竞争》的研究就发现,经过风险调整,主题ETF在推出后的前五年平均损失了约30%的价值。调研发现,主题ETF表现不佳的核心原因是“由标的股票(在ETF指数中)被高估所致”。 

因此,在理解ETF费用低廉、买卖操作成本低、流动性高的优势,并且认可大量多元化的ETF基金给予了散户更多参与投资全球发展趋势机会的同时,笔者还是要提醒投资者们在选择ETF时,同样需要做好“尽调”,至少要了解清楚基金投资了哪些公司、持股比例如何、年费到底是多少等基本信息,并对不同发行机构的同主题基金进行对比,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切忌盲目跟风。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 December 2021 12:15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