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为什么养老金改革是本次预算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政府将实施“Your Future, Your Super”养老金改革计划,它将为我们的养老金账户带来两大变化;而作为个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金基金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呢?

Superannuation

Uzmanlar superannuation’ın yaşlılığınız için son derece etkili bir tasarruf yöntemi olduğunu belirtiyor. Source: Getty Images

自从最新的联邦预算案在上周公布以后,绝大多数的媒体焦点往往集中在两件事上:首先是减税政策带来的消费和经济刺激作用,一级随之而来的股市大涨;其次是大幅度举债来支持刺激计划,导致政府债务创下史上未见的最高水平,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减免个税所带来的直接利益之外,另一个最值得关心的应当是预算案花了大力气推动的澳洲养老金改革方案——自2021年7月1日起,政府将正式施行,旨在解决当下养老金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预计将在未来10年间为民众节约179亿澳元。
该计划中对个人最重要的两个措施如下:

  • 解决多重账户问题,即员工跳槽后,若在没有指定的情况下,新公司需要向员工现有的养老金账户缴纳养老金。原有规定下,在员工没有指明的情况下,新公司会往公司默认的养老金基金中缴费,直接导致大量澳洲人拥有多个养老金账户。由于每家养老金都有部分不与资金量挂钩的固定收入,因此拥有多个养老金账户显然不利——据统计,澳洲约有440万人拥有超过1个以上的养老金账户,其中大部分对其并不知情或了解甚少,直接造成了4.5亿澳元的多重收费。
Australia currency on graphs
australia currency on graphs, financial planning and expense report background Source: iStockphoto
  • 加强养老金基金的透明度和问责,其中除了要求披露更多数据信息和更多规定来保证用户利益最大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入了考核机制。新规定要求所有在”MySuper”列表中的养老金(截至2020年6月底共计88支)需要进行年度回报考核,若未通过考核基准,则该养老金需要向所有用户进行相应的告示;若连续两年未通过考核,则暂停吸纳新用户,直至超过基准。而且自2022年7月1日起,非“MySuper”列表中的养老金也将开始同样的年度回报考核。基于基于上述的考核机制,政府将会推出一个养老金比较的系统,罗列包含管理费、回报表现等数据,且保证数据来源更加可靠真实和可比,不受广告推送等外部因素影响。
虽然这些措施的细则尚不清晰,落实也需要时间,但此次养老金改革无疑是以保护民众利益为核心,增加民众退休后养老金余额为己任。

而对于拥有养老金账户的每一个人,这一次的养老金改革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非常值得趁此机会仔细自己对养老金基金的选择进行一些思考:

首先,你是否拥有多重养老金账户,尤其是如果曾经换过好几次工作的情况下,更需要去查询一下了。

事实上,澳洲税局ATO在My Gov页面上提供了养老金账户找回、整合等相关功能,可以帮助您防止多重账户,每年浪费大量管理费用,每一分养老金的钱都是自己的,都值得珍惜。

其次,是否嫌麻烦便选择了企业所默认的养老金基金?有没有关心过养老金的表现?养老金虽然在退休前无法提取,但依旧是每个人的重要资产,需要重视。

不少养老金不惜花费大量资源与企业合作,目的便是成为企业的默认养老金,以赢得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距离退休较远且相关意识薄弱的年轻群体。因此,养老金的品牌、收费、回报、信息披露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综合考量的,而非盲目选择最大的养老金即可。其中,回报显然是最重要的指标。

由于较长的投资年限,复利的驱使下使得养老金的回报会造成天差地别的距离。同样退休的年龄和余额,交由两家不同的养老金进行管理,即使是每年仅有1%左右的差距,最终余额的差值或将来到10万澳元以上。

最后,养老金的投资策略与方式也值得我们纳入考量。年轻群体的启动余额较低,但承受风险能力较强,继续创造收入的能力也很强,因此可以选择风险资产比例较高的投资策略,更多偏向于股票、私募风投等资产。而中老年群体一般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养老金余额,但由于临近退休,其承受风险能力较低,更需要关注退休后晚年生活的保障,此时就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现金等低风险资产比重较高的策略。
当然,还有不少人选择自管养老金SMSF,这通常需要考量资金规模是否值得承担额外的费用,以及如何符合SMSF的监管规定。因为SMSF并不意味着可以进行随意投资,一旦出现SMSF不合规操作,反而会引发罚款等损失。考虑到养老金监管规定的特殊性,而且这也是关系到每个人退休后几十年生活的大事,咨询专业的税务和投资从业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作者魏睿昊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关注更多澳洲新闻,请在Facebook上关注SBS Mandarin,或在微博上关注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



分享
Published 16 October 2020 11:06a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