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如何与病毒共存?新州会成为又一个新加坡吗?

新加坡解封后疫情反扑,新冠康复者Agnes Liew的经历也许能为刚刚解封的新州民众带来借鉴。

People wearing face masks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the spread of covid-19 walk along Orchard Road, a famous shopping district in Singapore.

People wearing face masks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the spread of covid-19 walk along Orchard Road, a famous shopping district in Singapore. Source: AAP Image/Maverick Asio / SOPA Images/Sipa USA

拥有570万人口的新加坡在今年八月跨过了80%的疫苗完全接种率大关。然而当地在有限度地开放后病例数飙升,从8月19日的日增32例,攀升到10月9日的日增3703例。

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Agnes Liew不幸成为了解封后疫情反扑的受害者。


要点:

  • 新加坡解封后新冠病例数暴增,Agnes不幸确诊
  • 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居家隔离的Agnes无法获得及时帮助
  • 新州卫生部副首席医疗官承认,新加坡的例子可能在新州发生
  • Agnes康复后参与义工组织,帮助居家隔离的确诊患者
  • 经历这一切后,Agnes依然支持政府解封

根据Agnes Liew的回忆,9月11日那天自己开始感到不舒服,有些流鼻水。第二天,Agnes用政府给的居家检测试剂(ART test)做了自测。“结果有一条线显示不明显。因为有些不放心,所以还是去了附近的诊所做核酸测试。”

第三天,她被告知检测结果是阳性的。这让Agnes很迷惑:“那几天没有接触什么人,真的想不出是在哪里感染的。”

根据新加坡的规定,确诊者会被安排前往特定设施集中隔离。然而第一时间整理好生活用品的Agnes却迟迟没能等到集中隔离的通知。当天她在新闻里看到,因为确诊人数暴增,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简称MOH)对轻症患者采取了居家隔离的方法。
接着一连好几天MOH都没有人联络我,没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
Agnes开始天天给卫生部打电话。因为担心传染给家人和孩子,Agnes把自己关进了自家的小房间里。“我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赶快好起来,全家人在家也戴着口罩,一直消毒洗手,不互相接触。”她说。
Agnes Liew确诊后在居家隔离
Agnes Liew确诊后在居家隔离 Source: Agnes Liew
“我确诊的第六天,老公也确诊了。他过来陪我关在房间里隔离。”Agnes很乐观,她说自己确诊的第九天是结婚纪念日,没想到两个人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起独处24小时。

更加值得庆幸的是,家里的隔离措施得当,三个孩子没有被感染。甚至在爸爸妈妈养病期间,大儿子还负责料理起了家事。

“他会给一家人煮一些简单的午晚餐。两个小朋友会自己做居家检测(ART test)、洗澡、吃饭、看卡通、玩玩具、吵吵架、睡睡觉……十几天就过去了。他们也会偶尔找爸爸妈妈,戴着口罩远远地站着跟我们讲话。”

确诊十四天后,Agnes终于依照核酸检测结果解除了隔离。
新加坡COVID-19病毒检测点
新加坡COVID-19病毒检测点 Source: Agnes Liew
Agnes的经历让我们了解了解封后的新加坡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同样有可能在解封后的新州出现:

  • 哪怕高疫苗接种率也无法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
  • 医疗资源将会集中救助重症患者
  • 轻症患者需要完备的居家隔离方案
  • 需要建立针对居家隔离群体的社会互助体系
新州副首席卫生官玛丽安妮·盖尔(Marianne Gale)博士在COVID-19多元文化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新州开放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她表示:

“正如我所说的,在我们开放的过程中,这是我们需要谨慎和小心的事情。而且非常重要的是,人们要遵循卫生建议和限制措施。(解封)路线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知道,对于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来说,被感染的风险和传播给他人的风险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政府为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制定了路线图,以便我们可以开始谨慎和安全地开放。”

在被问到新加坡的现状时,盖尔博士承认,这一幕也可能会在新州上演:
我认为新加坡是一个可能(在新州)发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那里的病例数激增。
“而这正是我们想要尝试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要避免的是,即使我们的病例数量增加,我们也希望避免重症患者。我们希望避免人们最终被送进医院,我们希望避免人们最终被送进ICU,以及避免人们因感染COVID而去世。”
NSW Deputy Chief Health Officer Dr Marianne Gale speaks to the media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in Sydney
Source: AAP Image
“这是一个我们都需要适应的调整,在未来会有变化。但是,我认为新加坡的例子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可以看到小心谨慎地做这件事的重要性。”

“即使最终我们有了更多的病例,我们真正想要避免的是重症和死亡。这是我们最终试图阻止的事情。”

盖尔博士反复提及要在解封之后避免重症和死亡。然而对于大多数已经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来说,轻症后的居家隔离是最有可能面对的状况,就像前文中Agnes分享的经历一样。

在Agnes居家隔离的过程中,她无法和MOH建立通畅的联络,也没有专业人士主动告诉她应该怎么做。“MOH热线太热了。”Agnes回忆起自己天天打电话的场景。

痊愈后的Agnes加入了一个telegram居家康复互助群组,希望可以帮到在家隔离的确诊患者。“我也参与了volunteers(志愿者)工作,希望可以尽点绵力。”

很快,当地的电视新闻报道了她所在的义工群组。
新加坡民间发起居家隔离者互助群组
新加坡民间发起居家隔离者互助群组 Source: Agnes Liew
解封后疫情反扑的新加坡出现了大量轻症患者,与此同时,民间自发建立的针对居家隔离群体的社会互助体系正在发挥作用。

在被问及是否支持政府的解封决定时,自称是“过来人”的Agnes告诉SBS普通话记者:
支持!前提是民众必须打了疫苗。不能一直封锁,对经济影响很大,很多人没有了收入。我们最终是必须与病毒共存的。
(本文系SBS中文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请在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12 October 2021 11:11am
Updated 12 October 2021 9:46pm
By Wei Wa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