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冀澳中关系尽快重回正轨 学者:他只在推卸责任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澳中关系恶化并非北京想见到的事,他希望两国关系「尽快」回到正轨,但「球在澳洲手上」。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ource: AAP

《雪梨晨锋报》今日(12月31日),王毅这番对话是在一场两星期前直播的私人活动中,与澳洲工党的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所说。

在澳洲将中国征收大麦关税一事告上世界贸易组织的两日后,王毅在12月19日那场活动上表示,澳洲与中国可以再次成为伙伴,而非敌人。

上月底,澳洲总理莫理逊(Scott Morrison)曾向中国「伸出橄榄枝」,表示乐意与中国就对方列出澳洲的所谓「14罪状」作讨论。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转载一幅被指冒犯澳洲军人的漫画后,两国关系再度急转直下。
王毅与主持该场活动的纽约智库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主席陆克文对话时,并无提及该「14罪状」。

陆克文当时问王毅,是否有「双方接受的务实方法⋯⋯去重新稳定北京和坎培拉之间的关系。在此期间,有没有非正式的外交途径可以发挥作用,令双方可以不再互相叫喊,回到正常的外交?」

王毅说,澳洲要决定中国是威胁还是伙伴,「如果澳洲视中国为威胁,那么要改善这段关系便很困难。如果澳洲不视中国为威胁,那么对于双方的关系,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去找出解决方法。所以我会把球踢给澳洲。」
我们希望这段关系可以尽快回到正轨,我们也会欢迎所有想改善关系的人所做的努力。
王毅又表示,关注到澳洲议员和传媒对中国的「大量负面看法」,「当它们(这些看法)公开,肯定会影响双边关系的气氛,阻碍进一步的交流。」

澳洲外交部拒绝回应王毅的言论,只重申外长派恩(Marise Payne)本月19日接受天空新闻访问时的发言:「我们从来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而那是对待(与中国的)和任何双边关系的带尊重的方法。」

澳洲国立大学保安学院院长Rory Medcalf警告,不应将王毅的言论「过份解读为善意的讯号」,「它们顶多是温和及有条件的。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也希望建立稳定的关系,但最重要是王毅仍将所有责任推给澳洲。
「中国没有承认在这段关系中做错任何事,甚至是运用持续的胁迫措施——经济限制或人质外交,以打击澳洲和加拿大等国家。然后,似乎一切都要视乎北京如何定义澳洲对中国的威胁和看法——如同只能简单选择彻底威胁或彻底合作。这不是建立务实和互利关系的健康起点。」

澳洲策略政策研究所的Peter Jennings也认同这说法。他认为,王毅的言论完全没显示出要和解,「他避开一切实质问题,只说这完全是澳洲的态度。可是,澳洲没有造成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吞并事件,也没有做出中国的网络和人类间谍事件,亦没有导致对中国少数种裔的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Published 31 December 2020 12:01p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