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在南太平洋的新举动

US ships taking part in a dril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n 6 July 2020.

US ships taking part in a dril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n 6 July 2020. Source: US Navy Office of Information

全世界正在关注乌克兰战争的时刻,南平洋地区发生了一件引动国际关注的事件,即中国渗透所罗门群岛的计划取得重要进展。这个事件虽然远不如乌克兰战争那样战祸连连,但对南太平洋区域的安全,特别是澳洲的国家安全,事关重大。笔者将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详加分析,说明中国在南太平洋区域危险的企图心究竟是什么。

一、中国渗入所罗门群岛

据路透社3月24日报道,3月18日所罗门群岛警务部长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与中国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举行了一次视讯会议,并签署了一项备忘录。负责所罗门群岛警务、国家安全与惩教事务的常务秘书加洛卡莱(Karen Galokale) 列席了这次视讯会议,并向路透社证实了这一消息。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份关于这次会谈的备忘录,内容包括中国的武警和军队将协助所罗门群岛维护社会治安,并在建设项目上展开合作。加洛卡莱也承认了社交媒体上的消息,她没有否定这份备忘录的有关内容。

2019年当选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纳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上任后,决定与北京建交;他认为,北京能提供所罗门群岛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支持,所以很快就与中国签署了协议,给中国公司修建道路和桥梁的权利,并重新向中国开放该国的一个金矿,一家中国公司甚至试图租下该国的图拉吉岛。

由于图拉吉岛附近的马莱塔省省长丹尼尔·苏达尼强烈反对这一安排,上述协议最终被裁定为非法。据《纽约时报》介绍,图拉吉岛和马莱塔省的居民表示,北京的代理人经常用大袋现金贿赂所罗门群岛国的高层领导人,还在他们免费访华期间向他们承诺给予项目回扣。最后,去年11月在所罗门群岛国的首都霍尼亚拉(Honiara)爆发了针对该国与中国新关系的抗议活动,指控中国助长所罗门群岛高层的腐败受贿,但该国总理拒绝与马莱塔省就此谈判来解决分歧。

这次抗议活动之后,该国总理开始依靠中国的帮助来对付其国内的反对派。一支中国的警察小组被派到所罗门群岛去培训当地警察;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还为此运去了枪械。最近该国总理进一步与北京拉近关系,直到这次签订双边备忘录,准备引进中国的警察来防止今后的抗议活动。

中国对所罗门群岛的渗透并没有因为当地民众有反对声音而放慢,似乎是志在必得地要取得对该国的部分控制。中国政府去年10月还与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斐济、汤加和基里巴斯举行了第一次外长会议。随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负责人在一次公开听证会上表示,太平洋岛国的公共广播机构正面临来自北京的压力,被要求播放中国政府制作的内容;该地区正成为一个争夺影响力的战场。

3月25日所罗门群岛政府已经证实,它正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政府已经向所罗门群岛政府表达了对事态的关切。

二、国际媒体对所罗门群岛与中国新关系的关注

就所罗门群岛与中国签订的这项备忘录,澳洲的媒体首先作出了反应。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3月24日的报道标题是,“泄露的文件显示了中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军事存在计划”;澳大利亚版《卫报》的标题是,“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敲定安全协议,在太平洋部署军舰”;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标题是,“中国在所罗门群岛的军事基地敲响警钟”。同一天,美国之音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此事,路透社也作了长篇报道。3月25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再刊登长篇报道,《澳大利亚敦促所罗门群岛放弃中国安全协议》;《纽约时报》则以《中国拟与所罗门群岛秘密签订安全协议,引发多国警惕》为题,介绍了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关系演进的由来。

澳广的上述报道指出,经查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那份所罗门群岛与北京的官方文件是真实的,由马尔代夫政府的总理丹尼尔·祖达尼的顾问在网上发布;唯一需要进一步验证的是,这份备忘录是何时正式签字的。

国际媒体对这份文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中国渗透所罗门群岛的真实意图这一点上。这份文件草案制定了一个框架,允许北京派兵“保护在所罗门群岛的中国人员和重要项目”;该协议专门规定,所罗门群岛可以“要求中国向该国派遣警察、武警、军事人员和其他执法和武装力量”;它还说,中国政府可以“在所罗门群岛进行船舶访问、物流补给和中转”。

所罗门群岛这个国家岛屿分散,人口仅65万,经济落后,民众贫穷,当地的市场并不能吸引中国的企业做大量商业投资,因为明显是亏本生意。可以讲,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当局的这项协议,就所罗门群岛当局而言,主要是高层官员能捞到好处,同时可以借助中国的警察和军队,维持其掌权的地位,这种动机可能是中国用经济上的好处收买的结果;就中国而言,这一协议不可能是为了给中国的企业扩大市场,寻找商机,而主要是满足中国政府的企图心。总体来看,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当局的协议,基本上是北京当局努力推动,并投入大笔金钱铺路的结果。

中国现在财力过剩,要扩大对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来展现善心吗?当然不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经济和地方财政高度依赖房地产泡沫;自去年下半年恒大公司债务暴雷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带动整体经济滑坡,地方财政难以为继,31个省市当中,只有上海市还有财政结余,其他省市全靠中央财政补贴来维持。而中央财政今年也为口袋空空发愁,不得不让中央银行以历年利润结余的名义,划转1万亿给中央财政填补窟窿。这种情况下,捉襟见肘的中国政府哪有余钱去扩大对外援助,广为施舍?如果对所罗门群岛的未来投资不属于单纯的对外援助,那中国的动机显然与经济无关,而可能是落实其军事战略的安排。

三、中国在南太平洋的举动涉及诸多战略要点

中国在所罗门群岛的新举动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过去几年,北京当局在南太平洋各岛国都采取了类似举措,展示出中国的印太战略正步步深入地实施当中。

2018年中国与澳洲东方、位于所罗门群岛东南的瓦努阿图(Vanuatu)岛国安排了协议,要在那里建一个南太平洋的永久军事基地,协议的条款保密数年,后来才公开。这个小岛国位于澳洲东方的新喀里多尼亚群岛附近。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军令部制定的南进战略就准备占领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和瓦努阿图,以为己用,因为那里有深水良港,可为大型舰队提供整补维修的后勤基地。战争期间,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和瓦努阿图都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补给区域、维修基地和海军官兵的轮休之处。

2019年中国与澳洲东北的所罗门群岛协商,试图获得该岛国图拉吉岛(Tulagi)75年的开发权。这个岛有一个深水良港,是太平洋战争时日本海军入侵南太平洋区域的第一站。为削除日军的威胁,在图拉吉岛对面的瓜达卡纳尔岛上,发生了美军与日军之间的长期攻防战,图拉吉岛的外海被称为“铁底湾”,因为美、澳、日的战舰不断在战斗中沉没于此。

2020年底中国与澳洲的北方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达成协议,在该国靠近澳大利亚的面积15平方公里的荒凉小岛达鲁(Daru)岛投资2亿澳元,为毫无渔业活动的当地修建所谓的“综合多功能渔业工业园区”。不久,进一步的消息曝光,中国要把在那里的投资规模扩大到390亿澳元,以便建造新城市。中国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在那个小岛上建立其战略核潜艇的海外前进基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皇军决心控制的战略要地,为此澳军与日本皇军在那里鏖战数年。

2021年中国在澳洲东北方的基里巴斯岛国试图升级建设美军二战时留下的简易机场和桥梁。该岛国的首都是塔拉瓦(Tarawa)环礁,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对日本皇军开始反攻时,最先选择夺取的战略要点就是塔拉瓦岛礁,当时在登陆中发生了血战。

2022年又发生了中国可能将在所罗门群岛建设新的港口设施并派兵驻守的事件。所罗门群岛的主岛是瓜达卡纳尔岛,岛上只有首都霍尼亚拉周边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其他地方都是热带原始森林,不但毒蛇毒虫密布,而且地形崎岖,不易通行。霍尼亚拉这一带,最早是太平洋战争时日本海军的工兵伐木整地开发出来的;后来美国海军陆战队夺占此处后又进一步拓宽平整,建成了大型机场。由于瓜达卡纳尔岛东岸的霍尼亚拉地区都是浅滩沙岸,没有深水港,让中国感兴趣的可能不是瓜达卡纳尔岛本身,而是面对瓜达卡纳尔岛不远处的图拉吉岛,若在那里建军港驻军守备,中国就获得了一块靠近澳洲的军事飞地。

四、为什么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印太战略高度警惕?

上面提到的一系列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有计划、有步骤的军事投资活动,显示出两个与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皇军在这一地区军事部署相似的特点。

第一,凡是当年大日本帝国海陆军选定的南太平洋地区必占要点,中国都已渗入并筹划建设海空基地;而日本皇军当年经考察发现没有战略价值的其他小岛,中国如今也毫无兴趣。上面提到的、中国正在渗入的南太平洋各岛国,每一处都能找到太平洋战争的激战痕迹。这说明,那些当年美澳军队与日本皇军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如今也正是中国海军试图占据的地方。因此可以说,中国今天的印太军事战略构想中,其军事部署与日本皇军当年的部署高度重叠,感觉很象是中国海军在“抄日本皇军”当年的“作业”。

第二,日本皇军当年的南太平洋军事部署,主要目标是在位于澳洲北方、东北方和东方的南太平洋岛群中建立若干海空基地,以便让海军舰队可以经过长途航行后,在这些分布于南太平洋战略要地的海空基地完成整补;再从这些基地派出舰队和轰炸机,攻击澳大利亚。而如今中国在南太平洋岛国投入巨资建设军用设施,仍然选择那些位于澳洲北方、东北方和东方的南太平洋岛群,似乎准备再度组成对澳洲的包围。

任何军事部署都有其战略目的。当年日本皇军制定的向南太平洋地区进军战略“南进战略”,其最终目的是威胁澳洲。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消除它占领的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地区的侧翼威胁,因为大日本帝国完全依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资源;第二步是切断澳洲与美国的海上联系,同时消除美国海军在这一地区长期活动的可能;第三步便是进占澳洲。今天中国的类似部署当然不是为了保护渔船捕鱼,因为中国的渔船并未在南太平洋遇到任何麻烦,非常可能,中国的印太战略目的也抄了日本皇军“南进战略”的“作业”。

澳大利亚立国以来,只遇到过两次外来威胁。一次是太平洋战争,以大日本帝国的彻底战败而结束;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抄大日本帝国作业”的国家,中国正在努力投入巨资建造多支航母编队和战略核潜艇舰队,同时也为其“南进”所必需的南太平洋海空基地建设,开始了坚定不移的先期外交和军港工程。当然,大日本帝国的南太平洋军事部署与中国的部署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大日本帝国是对美开战后才踏入几乎毫无防备的南太平洋地区,而中国是并未开战、却正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行一系列耗资巨大的备战工程。这样的军事部署明显带有威胁的性质。

面对这样的警讯,澳大利亚不可能毫无反应。相似的局面,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一次了,一切都那么熟悉。重新翻开太平洋战争后保存下来的海图和岛屿地形图,要找到那些中国正打算接管、控制的南太平洋岛国潜在军事要地的位置,自然不难。

十几年前,中国曾经大量翻译了与太平洋战争相关的由日本和美国军人、记者撰写的战争回忆录和战地回忆录,其中甚至包括日本潜艇艇员的战时记忆,刊载在一个匿名网站上,其中不少翻译人员是中国的军方人士。这大量翻译成中文的文献,当然不是为军事历史爱好者服务的,而是为中国海军的军官们“补课”。如果中国只关心经济贸易,要“补”这样的“课”做什么呢?笔者发现了这个网站,也阅读了其中的大量文献,了解到一些如今中国正在南太平洋试图建立军事基地的岛国地理地形知识和当年的战争经过,因而也懂了这个网站存在的奥妙。但当我在时评节目里谈过这个网站之后,这个网站就消失了。这个网站的长期存在和突然消失,应该与世界和平无关。

当乌克兰战争的战火还在燃烧之际,对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危险的企图心提高警惕,应该是未雨绸缪的当然思考吧。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作者:程晓农,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旅美学者。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8 March 2022 12:17pm
By Xiaonong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