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四号”着陆成功 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北京时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月球的冯·卡门环形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访问月球背面。

A mock-up of the Chang'e-4 lunar lander.

A mock-up of China's Chang'e-4 lander that made a historic landing on the moon Source: AAP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月球的冯·卡门环形山,这仍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访问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还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嫦娥四号”是在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成功着陆前经历了20多天环月飞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这是中国航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n artist impression of the rover for China's Chang'e-4 lunar probe
An artist impression of the rover for China's Chang'e-4 lunar probe Sourc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对地球人来说,月球背面一直是一个谜。直到1959年,苏联发射“月球3号”探测器,才捕捉到了陨石坑表面的第一张影像,揭开了月亮背面的神秘面纱。随后在大约50年前,美国阿波罗8号的3位宇航员在环月飞行时,成为最先目睹月球背面的人类。
An image of the moon's far side by China's Chang'e-4 probe.
A Chinese lunar probe has transmitted the first ground-level images of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AAP) Source: AAP
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说(Jonathan McDowell)说,“在过去10年或20年间,中国一直在系统地完成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太空探索中所做的各种第一次”,“这是他们第一次做前人从未达成的事情。”

在新华社的报道中称,嫦娥四号任务携带了中国和荷兰科学家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器,还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带上了没有生命的月球,它们将形成一个微型生物圈。


分享
Published 4 January 2019 10:32am
Updated 4 January 2019 5:40pm
By Riley Morg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