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千亿”的澳洲华人代购群说起- 魏睿昊

新年伊始首先祝所有的读者新年好!在新年假期归来后的第一周,我想聊聊假期中被大量澳洲中文媒体转载的一个热门话题——“价值千亿”的代购们!(作者:魏睿昊,转载须经许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A woman shopping at AuMake’s Parramatta store, Sydney.

A woman shopping at AuMake’s Parramatta store, Sydney. Source: AAP

最近很多澳洲的微信公众号纷纷推送了这样一个消息:澳洲华人代购行业的年销售额突破了1000亿澳元,成为澳洲最重要的消费力量和拯救澳洲零售业的救星!1000亿这个数字对于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澳大利亚来说不啻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仔细一查就发现这个数据有很大的疑问,可信度非常低。

虽然华人代购的总销售数字很难统计,但澳大利亚全年的零售销售总额在澳洲统计局(ABS)是有官方权威数据的:2016年全年澳洲全国零售额是3102.3亿澳元;而2017年全年的零售额暂时只公布到10月份,1至10月的零售销售总额为2589.7亿澳元,也基本符合全年3000亿澳元出头的数字。按这个来推断,如果中国代购一年的销售额真的达到1000亿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为澳洲的零售额做出了近三分之一的贡献。这真的有可能吗?
为了更进一步求证这个数字,在做了不少调研之后,终于发现这个耸人听闻的“1000亿”的最之际来源来自一个名叫“中国之路”的组织。根据其官网描述,这是一家咨询公司,旨在为澳洲、新西兰本地企业寻找与中国资源对接的方案。而这个“中国之路”组织其实来头不小,属于全球著名的市场咨询公司尼尔森(Nielsen Holdings)。该公司在去年10月发布了一篇名为《突破疆界:探讨代购行业的机遇》(Breaking Borders-Exploring The Daigou Opportunity)的文章,其中在没有说明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称估测目前在澳大利亚有10到20万名华人代购,并且有估测代购带来的年销售量可高达1000亿澳元

先不说全澳可能最多100万华人中有没有20万人在做代购,我们姑且再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1000亿澳元除以20万代购等于50万澳元的平均销量——这意味着澳洲每个代购平均一年的销售额高达50万!也难怪不少公众号“惊呼”代购是澳洲经济的“救星”了。

事实上,从经济学和商业角度上来说,代购对于中澳两国及其人民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首先,代购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更加有效地将澳洲优质产品销售到中国的巨大市场,及时准确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其次,这种隐形出口对澳洲经济肯定能带来更多收入,增加澳洲产品的销售渠道;再次,代购需求最大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奶粉、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普通消费品,通常并不涉及任何国家稀缺或者战略资源;最后,整条代购产业链从大代购的批发、小代购的分销、澳洲出口和中国入关送货的物流、甚至是给不少代购平台提供服务的IT支持和外包等等,额外创造了不少就业。

虽然代购行业本身还面对着不少注入监管缺失、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物流质量不够稳定、大型电商平台蚕食市场份额等等的挑战,但这些都是新生事物和商业模式必然需要经历的过程,其对中澳两国经济起到的正面作用非常明显。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像“千亿代购”这种缺乏基本常识的宣传不仅帮不到代购群体们,反而起到了更多“抹黑的作用”,希望以后能少见到一些。(作者:魏睿昊,转载须经许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0 January 2018 12:28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