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抢走了本地奶粉吗?澳洲华人们如是说

一边厢是如此“疯狂”的抢购潮,一边厢是部分热门奶粉时常断货,SBS普通话节目的一些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发表看法,不少人认为确实是代购令澳大利亚本地的奶粉供应出现了短缺,而另一种观点则是呼吁大众与媒体去反思造成奶粉短缺的“真正”的原因。

Buyers are seen buying the baby formula products in bulk, before reselling them to the Chinese market

Source: 7 News

毋庸置疑,婴儿奶粉代购已成为澳大利亚社会被广泛关注的现象之一。

近期展开的一项调查报道披露了阿德莱德中央商务区Rundle Mall一批奶粉代购者的行迹:他们彼此通过手机交流奶粉库存情况,反复进出超市买入奶粉——这是为了突破超市每次限购两罐婴儿奶粉的上限。

相似情形也出现了悉尼Hurstville区的超市内,在11月份的报道中揭示,这个传统“华人区”的Woolworths超市内,一群女性顾客在购买了两罐婴儿配方奶粉后,将它们放在超市外的小推车内,随后转身回到超市内再次购买。
baby formula
Source: video screenshot
的报道中直接抛出数据称,目前在澳大利亚有大约40万名代购在Woolworths和Coles超市等商店抢购婴儿配方奶粉,随后转售给中国买家。该报道中还采访了连接零散代购的Access CN公司的负责人Livia Wang,据Livia Wang 说,“每天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运往中国的包裹多达2-3万。”
一边厢是如此“疯狂”的抢购潮,一边厢是部分热门奶粉时常断货,这些报道中所揭示的现象无一不指向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代购抢走了本地奶粉吗?
据2016年澳大利亚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在澳大利亚共计有120万华裔,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SBS普通话节目的一些受众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了看法,不少人认为确实是代购令澳大利亚本地的奶粉供应出现了短缺。

网友“Rafale” 认为,“代购只买超市零售的,无论超市上架多少都会被扫空,中国的需求在那裡,这破坏了超市本来服务分配零售产品给社区的功能。”

而网友“李秀辰”则表示,“奶粉总供应量和柜上存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代购是以牺牲澳洲人购买奶粉便利性为代价的,没有什么正当性可言。”

而另一种观点则是:代购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大众与媒体更应去反思造成澳洲奶粉短缺的“真正”的原因。

网友“Bill”认为,代购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在最前沿,撞在枪口上”,他认为“最(应被)反对的应该是奶粉厂家,不是代购”,网友“俊荣”则表示,“更多的是媒体的炒作而已”。

事实上,Woolworths等澳大利亚公司在天猫商城都开设有官方旗舰店,一罐爱他美白金三段或A2白金三段的定价在250元人民币左右,与澳洲代购们的报价并没有太大差别,且供货充足。为何中国消费者依然选择个人代购的方式来购买澳洲奶粉呢?

网友“Rafale”认为代购受到追捧的“因就是三鹿”。

2008年,中国爆发三鹿毒奶粉事件,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官方数字,当时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达39,965人;三年后的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您对代购现象如何看待?SBS普通话节目期待听到更多声音和线索,您可以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发表留言。

分享
Published 11 December 2018 4:52pm
Updated 12 December 2018 4:40pm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