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是吸蚊体质?科学家知道答案

南半球蚊子越来越活跃,你是吸蚊体质吗?研究人员称已经知道了为何蚊子对某些人趋之若鹜,却对另一些人避之不及。

A mosquito biting human skin.

US researchers have foun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me people being drawcards for mosquitoes. Source: Moment RF / Joao Paulo Burini/Getty Images

南半球气候越来越温暖,蚊子也开始活跃起来,这让很多澳人感到十分困扰。

而近日,有美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是吸蚊体质,而其他人却不受蚊子青睐。

即将发表在科学杂志《细胞》上的这项研究指出,人们观察到蚊子似乎更容易被某些人所吸引,但对此背后的原因知之甚少。

来自纽约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皮肤上的羧酸(carboxylic acids)是一种可以引诱蚊子的吸引剂。

酸含量明显较高的人对蚊子更具吸引力。

即使是感知酸味的受体缺失的变异蚊子,仍然更容易被皮肤上酸含量较高的人所吸引。

“这表明,具有明显嗅觉缺陷的蚊子仍然能够分辨出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指出。

蚊子的“吸引力分数”

吸引力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The Aedes aegypti mosquito is responsible for spreading the Zika virus.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an 'attraction score' to measure why mosquitoes are drawn to some people more than others. Source: AAP
研究人员根据蚊子如何涌向他们的受试者确定了一个“吸引力分数”,发现对蚊子最有吸引力的人得分比第二高的人高四倍。

与最没有吸引力的人相比,他们的得分要高100倍。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发现为蚊子吸引现象提供了更科学的推理,而不是现有的基于血型的理论,或食用B族维生素或大蒜作为家庭驱蚊剂的理论。

然而,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

研究指出,区分人们对蚊子吸引力的具体化学机制仍不清楚,而皮肤气味随时间变化的一致性也是未知的,特别是“从通常容易被蚊子叮咬的身体部位发出的明显不那么强烈的皮肤气味”。

但这项研究仍可为开发更有效的驱蚊剂提供参考。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请在 和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19 October 2022 10:01am
Updated 19 October 2022 10:03am
Source: AAP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