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永居和婚姻成为买卖 SBS深入调查商婚背后

婚姻可以成为买卖吗? SBS The Feed 栏目对此进行了一项特别调查,深入到地下市场,去探明澳大利亚永居权是如何被交易的。他们与狡猾的中介和职业介绍人交谈,也倾听在此项交易中损失数千澳元的受害者们。

Partner visa

Source: Pixabay

卖方

当发现澳洲公民身份能带来一笔意外之财时,华裔青年K(化名)便在论坛上张贴出了自己的广告,与希望获取澳洲永居的人“结婚”,帮助对方以配偶身份申请澳洲永居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商婚”。

K显然不是第一次面向“客户”介绍商婚细节,据他所说,上一个“客户”——一位来自中国的女留学生在支付了数千澳元定金后便放弃履行合同。因为除了高昂的经济投入外,这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等待——领取结婚证、伪造两人关系的证明、申请TR(临时居留权)直至最终申请永居的整个流程最长可达两年。而在这两年中,为了应对移民局出其不意的调查,商婚的买卖双方需要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相当长的时间。
SBS Mandarin's Helen Chen
SBS Mandarin's Helen Chen goes undercover, in collaboration with SBS The Feed to investigate Australia's market for fake visa marriages Source: SBS The Feed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朋友被DIBP(移民和边境保护局)半夜访问过,”K说。

“他们直接走进夫妻俩的卧室,摸一下床,感觉床是否暖和。”

“这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只要他们没有确信这种关系是真实的,他们的调查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即便如此麻烦,K依然觉得值得为此付出,因为他通过一次商婚可以获得十五万澳元的现金收入。
Fake marriages for visas
Source: Getty Images
面对记者关于是否担心触犯法律的问题时,K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这是钻法律漏洞,不算违法“。很显然,他没有设想过商婚可能会带来的法律后果,也并没有太多道德层面的顾虑。现实生活中,他有一位真实交往的女友,但承诺可以在商婚期间必要时可以与女友分手。

买方

作为商婚中的“卖家”,K显得信心满满,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户愿意为之“买单”,比如我们接触到的第二位采访对象Chen(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中国大陆的工人Chen显得略有些腼腆,他来到澳洲已多年,但英语也仅仅停留在打招呼的水平。因为工作的关系,他身边有一群中国同事,不需要太多地与外界用英语交谈、接触,但这也成为阻碍他通过合法渠道获得澳洲永居的难点,所以他选择了商婚。

Chen说:“很多人都成功了。

“我愿意为商婚支付10万澳元。”

和K一样,Chen并不清楚商婚的法律风险,他认为最坏的结果便是被遣返回国,而如果不采取商婚的方式留下,他的旅游签证马上也要过期。所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投资”,如果成功,他不仅可以成为老家人口中的“外国人”,而且当他成为和K一样的澳洲公民,或许他能转换角色,成为这个市场中的“卖家”。

而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澳洲的华人社区,SBS The Feed 栏目对此进行了一项特别调查,深入到地下市场,去探明澳大利亚永居权是如何被交易的。他们与狡猾的中介和职业介绍人交谈,也倾听在此项交易中损失数千澳元的受害者们。
您可以在此或在 SBS Viceland The Feed栏目收看完整报道。
*未使用真实姓名

分享
Published 16 November 2017 11:20am
Updated 10 August 2019 4:04pm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