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星厨陈月意:从淘金潮走向澳洲的中国菜

同一家族的三代人——90岁的陈月意(Elizabeth Chong)、65岁的Angie Chong和35岁的Tess Duddy——都对中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说,在矿场的露天营火上架起中式炒锅,那个场景会让欧洲淘金者“大吃一惊”。

陈月意(Elizabeth Chong):

回到1853年,我的祖父在19岁那年离开中国,来到澳大利亚,这片被称作“新金山”的土地。

那是第一次爆发淘金热。我的祖父作为一个挖路工人,来到这里清理灌木、修筑道路,以供早期的英国殖民者建立定居点。

他一定展示出了强大的领导才能,因为他23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道路承包商,手下有不下一百名中国工人。在维州东北部一个叫Wahgunyah的小地方,这些工人在那里清理灌木丛。

后来,我的祖父成为了一名商人。他进口生活必需品、甚至是淘金设备,供来掘金的中国人使用。他以这种方式管理了一些中国营地。

在58岁那年,他决定成家。我的祖母18岁,来自中国的一个村庄。在一位长辈的陪同下,她乘船来到澳洲,与我的祖父在Wahgunyah结了婚。他们在那里定居,有六个孩子。

他们(孩子们)是华人,但是在澳大利亚出生,所以享有很多特权。他们被允许购置房产,拥有自己的商业。

1901年,我的祖父决定回到中国。那时他65岁,已经年迈。当他们全家迁回中国时,我的父亲只有5岁。

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生活在乡村,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所以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可以预示到他们在澳大利亚的未来生活。

我想,在我父亲15或16岁的时候,他们来到了维多利亚。他尝到了水果批发行业的甜头,就去了昆士兰,带回很多香蕉在维州栽培。这让他和他的兄弟成为了当时维州规模最大的水果批发商之一。
Elizabeth’s face became well-known from regular appearances on Good Morning Australia with host Bert Newton.
Elizabeth’s face became well-known from regular appearances on Good Morning Australia with host Bert Newton. Source: Supplied
当我母亲嫁给他的时候,他只有23岁。我的姐姐Ruby和哥哥Tom,都出生于墨尔本的Carlton。1929年,(在白澳政策下),法令规定,我的母亲不能继续留在澳大利亚。于是我的父亲带着全家人回到了中国的那个村庄。在去香港的途中,我的母亲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名叫Irene。

父亲来回往返于两地之间,照顾他的生意和家庭。到1931年,我出生在中国的那个小村庄,这让我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在澳洲出生的孩子。

1934年,我三岁的时候,我的父亲才拿到了让全家人、包括他自己的母亲,前去澳大利亚的签证。

从三岁起,我就把澳大利亚当成我的家。我在家中说中文,但是英语是我的惯用语言。我的一生都在墨尔本度过。

我想,在我当时的学校,我们是唯一一个华人家庭。大家都对我们感到好奇。我当时留着有一点中国式的刘海,老师经常捏我的脸颊。我想他们觉得我有点不一样、有些可爱。

我没有觉得我受到了歧视,在学校里和同学、朋友相处总是很开心。然而,在我上中学的前两周,我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外貌而感觉自己有点不属于这里。

即使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不得不为中国烹饪的地位而抗争。这让我很不舒服。因为我喜欢我的美食,也尊重母亲的厨艺。每当想到人们认为中餐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它物美价廉,这真的让我很难过。我认为他们不会这样想法国菜或意大利菜。为什么单把中餐归为这一类呢?

那时我才意识到,中国菜在澳洲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淘金时代,可以追溯到矿场。食物必须物美价廉。

我意识到,我应该为开拓者们把中餐带到这里而感到骄傲,为中餐存续的形式感到骄傲。面对所有的攻击、歧视,中餐存活下来,并表现出了韧性。

现在,人们已经赋予中餐其应有的地位,使它成为世界顶级美食之一。

Angie: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血统中,有八分之七来自中国,八分之一来自爱尔兰。即使我去过中国许多次,但还是只对澳大利亚熟悉。我为我的传统感到骄傲,我想这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经常与母亲聊到五六十年代、在这里成长的那段经历。我记得我还是个十几岁孩子的时候,我拼命想改变自己头发的颜色,在脸上画上雀斑,因为我想看起来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我觉得自己是澳大利亚人,但看上去并不是。
Tess as a toddler between her mother, Angie, and grandmother, Elizabeth.
Tess as a toddler between her mother, Angie, and grandmother, Elizabeth. Source: Tess Duddy
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70和80年代,与众不同成为了一种潮流。至最近几十年,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我们推崇文化多样性。

现在,我有非常自然的雀斑。这些都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经常晒太阳得来的。我是澳大利亚人,并且我对自己的华裔背景感到自豪。

我的成长环境与(女儿)Tess不同。我被家人包围着,我庞大的家庭有许多表兄弟姐妹。这个意义上说,并没有那么多元。20年来,我一直被家人保护着。我认为每一代人,都变得越来越“澳洲化”。

能够与我的母亲交流,倾听她的成长故事,这很有趣。

我对即将在SBS播映的新剧《新金山》(New Gold Mountain)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都是我成长过程中听到的、关于家人初到澳洲的故事。我可以看到我的祖父母的身影,我的祖父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能感受到,那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几年,当Tess要我教她烹饪她成长过程中吃过的那些食物时,那真是太棒了。我很高兴地得知,这能够分享我从母亲、而母亲从外婆处学到的文化。美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Tess:

成长过程中,我绝对在学校、在游乐场听过别的孩子发表种族主义言论。现在与当时相比,学校确实会教孩子们更多关于多元文化的观念。

尽管家族数次来来回回澳洲,我已是第五代澳大利亚人。作为一个澳洲华裔,小时候多次移居,(我待过的这些地方)都有些不同。

外婆、母亲和我的童年都很相似,都是班上唯一一个亚洲面孔。但是我认为本质上,我成长的经历还是十分“澳大利亚式”的——无论这意味着什么。
Elizabeth Chong and her granddaughter Tess Duddy.
Elizabeth Chong and her granddaughter Tess Duddy. Source: Tess Duddy
若要问我,我与我的“华裔之根”有多亲密?我认为我将永远和我的家庭相联,并且伴随着一种责任感,比如照料家人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责任,但也是一种乐趣。

当然,如果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吃东西,总是在吃中餐。这些菜肴在家族里已经传承了好几代。

当你生病的时候,会有人给你煮粥。或者你刚分娩,也会吃同样的东西。

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会围绕着一道特定的食物。圣诞节我们会吃某些固定菜式。如果是农历新年,我们还会去饮茶。

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我和妈妈住的很近,而且我和外婆的关系也很亲密。我认为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跳过了育儿这一部分,你们可以更像朋友一样相处。你们彼此了解,但很少相互责备。

我也从我的妈妈和我的孩子(两岁的Teddy)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之间只有欢乐和游戏。
《新金山》将提供繁体中文、简体中文、阿拉伯文、越南语和韩文字幕,并将加入SBS On Demand字幕合集。

《新金山》将在1013日周三晚上930分于SBS频道和SBS On Demand平台播出首集,在1014日周四、20日周三和21日周四晚上930分继续播出。

分享
Published 12 October 2021 10:30am
Updated 12 October 2021 5:54pm
By Tania Lee
Presented by Olivia Yu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