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全球能源价格大涨 澳洲难逃通胀压力

全球遭遇能源危机,澳大利亚能逃脱吗?

The coal-fired Plant Scherer, one of the nation's top carbon dioxide emitters, stands in the distance in Juliette, Ga.

The IEAs report says that worldwide energy-relate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re on track to surge by 1.5 billion metric tons this year. Source: AP Photo/ Branden Camp

就在澳大利亚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时,但与此同时,北半球的居民可能会觉得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因为一场忽如其来的能源危机席卷了全球。相信不少人已经看到了英国人排队加油、政府出动军队运油的新闻,但能源短缺的问题远超这些,已经开始导致能源公司停业、钢铁厂停产、电价大涨等等。

事实上,这场能源短缺和价格大涨的“危机”远不止英国,欧洲大陆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和英国主要缺油不同,欧盟的问题在天然气:库存不足、产能又跟不上,导致欧洲大陆天然气供需失衡、价格飙升,以至于欧盟不得不呼吁各国降低能源使用,以防止在冬季供暖高峰时,天然气库存见底。

亚洲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煤炭的短缺非常明显。中国政府虽然要求各大国有能源供应公司力保国庆期间的供给,但此前不断扩大的电力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全国2/3的省份,共有20个省级行政区出现国阶段性停电的状况。日本和韩国虽然受到了长期能源供给合约的保护,有足够的煤炭、天然气供给,但韩国电力公司还是在9月23日宣布电费涨价,这是该国近八年来首次提高电价。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虽然美国自身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原有和天然气生产国,其天然气价格远低于欧洲和亚洲,可随着其国内天然气供应有所减少,交易价格也接近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地球另一端的澳大利亚能逃脱这场“危机”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能源供给跟不上和价格大涨的背后成因何在:

也许不少人会有一种错觉,能源危机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但实际上,经过新冠疫情爆发后短暂的下跌,能源类的大宗商品价格早就开始了反弹之路,特别是在来到今年二季度以后,简直可以用疯狂上涨形容:

天然气价格在过去一年中飙升超过200%,为十年来最高水平,也是能源中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煤炭价格也从今年年初一路暴涨,10月初已经达到每吨228美元,年内涨幅超过185%;原油价格同样突破五年最高点,逼近每桶80美元大关,有一些机构甚至年内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

乍一看,各个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比如英国的汽油短缺在于卡车司机不足导致的供应链断裂,欧洲天然气缺损来源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和产能在疫情高潮期后的恢复出现问题,中国的供电缺少多少和全球煤炭产能不足导致价格暴涨有关。
但如果穿透这些各自不同的直接原因,背后的深层理由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需求端,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取消封锁措施,进一步恢复经济活动,导致各类能源的需求量出现明显反弹——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 需求同比增长25%以上。同时,全球极端天气的增加,也在推高了用电需求——比如日本就因为今夏的异常高温,导致电力需求吃紧,加大了向澳大利亚进口动力煤的规模。 

而在供给端方面,由于疫情初期很多企业减少产能并收缩投资,在需求增加时,并不能在短时间大幅增加产能。比如此前受疫情影响,俄罗斯天然气供给有显著下降,今年向欧洲供给天然气仅为去年一半,这种供需的落差,已经使得欧洲天然气储量处于10年最低水平,也是当地天然气价格和天价暴涨的原因。

可见,疫情对供给两端形成的突发冲击是第一大罪魁祸首——疫情来临后供给端产能投放大幅度放缓,疫情后重启经济时的需求突然大增。能源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产能和投资减少可以很快,但重新增加却需要更长事件,无法支撑快速反弹的需求。

另外一个核心原因是,随着全球提倡“碳中和”和向清洁能源的加速过渡,整个能源行业面临洗牌,大面积减少了传统能源(如煤炭)的生产和使用。但是类似风能、太阳能这样“靠天吃饭”的新能源首先在供给上不够稳定,其次无法做到短期增加电力生产。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走在环保最前沿的德国,不仅已经减少了火力发电,最近还关闭了几家核电站,直接导致其冬季供暖进一步依赖天然气,而俄罗斯供气不足和德国本地风力发电因大风天气异常少而使得该国电价飙升。
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虽然本国人口较少,又有比较多的天然气和煤炭能源,乍一看似乎本国供给足够。但实际上,澳洲也同样面临着本地能源价格上涨,甚至会承担更多的长期通胀后果。

首先,和美国一样,澳洲也有不少天然气主要是出口导向的,一旦全球天然气市场价格大涨,本地天然气价格虽然不至于出现欧洲的涨幅,但一样会出现上涨,最终会传导到整体能源价格中去。

其次,澳洲也同样面临着削减高污染火力发电的趋势,已经有越来越多基金和银行不愿意给煤矿和火力发电厂提供资金来源。而且澳洲的新能源发展相对迟缓,全国电网年久失修,使得未来的能源供给不确定性更大,随之带来的电价上涨很难避免。

最后,澳洲本地工业相对较少,不管是主要生产半成品(水泥、钢铁等)的重工业,还是生产消费品(服装、玩具等)的轻工业,都主要依赖外部进口——尤其是中国。而中国能源价格大涨,配合上全球运输价格大涨,必然导致未来的进口产品成本上扬。

因此,即使有足够的本地天然气和煤炭出产,澳大利亚居民同样难以逃脱这场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通胀压力。

(本文作者魏睿昊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7 October 2021 3:10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