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澳洲主导英联邦五国南海军演:吹响澳中联盟的号角

在澳大利亚人看来,中国就是下一个日本,而且是一个远比二战时期日本帝国更加可怕的威胁。但中国不是日本。

Oper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ilitary oper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ource: AAP

10月2日,在中国国庆节的第二天,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4个亚太区英联邦主要国家与英国一道,在南中国海举行“五国团结-2018”联合军演。据报道五国一共派遣了超过5000名士兵、50架飞机、14艘军舰参加这次军演,其中澳大利亚派出9架“大黄蜂”战机、一架P-8A海上巡逻机、一架KC-30加油机、一架E-7A预警机、一架B-350“空中国王”轰炸机、FFH-153“斯图尔特”号护卫舰、“天狼星”号补给舰以及一个步兵排总计750名军人。

这次英联邦五国联合军演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冷战高峰期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缔结的所谓《五国联防协议》,这个协议规定英国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受到他国非法入侵时,有责任进行协防。但这次演习的主导者却不是英国而是澳大利亚,演习也将一直持续到10月19日,目的则是“为了在这片水域的航行自由”。那么这次军演针对的目标就很清楚了。但问题是,为什么南海的航行自由如此重要,以至于会威胁到八千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呢?又到底是什么人要阻碍南海的航行自由呢?

南中国海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简单来说,全世界海上航线和海运总量的三分之一都要经过南海,中国进口石油的80%和日本进口石油的几乎100%都要走南海航线。摊开地图看看就知道了,南海海域实在是沟通东西方的海上贸易枢纽,承载着北大西洋——波斯湾——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互相交换大宗商品、原料和其他物质财富的主要功能。美国战略学者们的共识是,中美两强最有可能发生正面冲突的地方,不是朝鲜半岛,也不是台湾,而是南中国海。
American officials say two US Navy warships have sailed near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One of the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Source: AAP
南海区域战略重要性的一个例证,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无论日本怎样在东亚大陆扩展它的势力,美国人都不为所动;日军攻陷南京时,曾经炸沉一艘停泊在下关长江水面上的美军巡洋舰,但罗斯福总统打落门牙和血吞,未作任何实质性报复举动。可是,一旦日军掉头南下,趁着欧洲战场法国战败的机会,进军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上的殖民地,从而逼近至关重要的南洋交通线时,美国立刻对日本实施了包括钢铁、石油、橡胶等关键战略物资在内的严格贸易禁运;面临窒息而亡绝境的日本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寻求败部复活。

太平洋战争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造成了直接的重大威胁,但是也为澳大利亚的真正独立自主乃至战后的“大国崛起”创造了契机。太平洋战争中被母国大英帝国丢弃,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直逼澳大利亚本土,日军飞机轰炸澳洲港口城市,日军潜艇甚至渗透进入墨尔本港湾……太平洋战争给澳大利亚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灵创伤,形成了牢固的历史记忆;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几乎重塑了澳大利亚的国家认同、国家利益边界以及国家安全观。

太平洋战争大致给了澳大利人刻骨铭心的三大教训:首先,大英帝国在关键时刻抛弃了她,于是澳大利亚必须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来捍卫自己的利益;但是澳大利亚又注定无法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防卫自己的安全,因此澳大利亚需要和强者联盟。其次,弄清楚谁是澳大利亚的敌人,谁是澳大利亚的朋友,乃是维护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确认究竟谁是下一个日本?最后,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再有敌人一路冲到自家门口。以上这三点教训,就成了战后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轴。

很明显,在澳大利亚人看来,中国就是下一个日本,而且是一个远比二战时期日本帝国更加可怕的威胁。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澳大利人的这种思维,明明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的市场和资本对于澳洲经济繁荣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经济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之前的几年,中国市场对于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对于西澳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一旦中国减少了这种需求,西澳经济便应声崩盘,珀斯楼市近乎腰斩,又从反面证明了在经济领域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重要性。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和睦相处、和气生财呢?但澳大利亚人也有澳大利亚人的苦衷:太平洋战争以前,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往来也是很密切的,结果如何?就说你们中国吧,二战前难道日本和你们中国的经贸关系不密切吗?可是那么密切的经贸往来到底是防止了日本侵略中国了呢,还是阻止了日本进军南洋呢?就问你一句话: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top C) inspecting troops of Japan's Self-Defence Force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top C) inspecting troops of Japan's Self-Defence Force. Source: AAP
是的,在客观上,崛起的中国对于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冲击,是与当年日本崛起所带来的冲击是有相似之处的;中国主张的一带一路,究竟和当年日本人搞的“大东亚共荣圈”有啥区别呢?除了名字不一样,难道不是看起来野心更大吗?中国海军力量的扩展速度也太令人眩目了,各型达到宙斯盾舰水平的先进战舰像下饺子一样流出造船厂进入中国海军序列,并且在扼守苏伊士运河咽喉的吉布提设置了海外军事基地。你到底想干什么?当然,中国人可以对天起誓中国人们爱好和平、中国人只想和气生财多赚钱;也许中国人的和平意愿确实是真的,但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别人的善意上,因为人的主观意愿是随时会变的,你今天确实爱好和平,可是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改变主意呢?你能保证你的下一代也爱好和平吗?你能保证你老婆一辈子都不会和你离婚吗?所以,你所有宣称的美好主观愿望对我来说都是bullshit,都是废话;只要你具备伤害我的能力,我就要防备你。这是一个《三体》里黑暗森林法则所定义的世界,不是《安徒生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但正是在这里,澳大利亚犯了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她对于中国的判断,对于自己所处地缘环境,对于地缘政治本质的认识,是存在结构性认知失误的。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不是日本。

从地缘上讲,中国是欧亚大陆国家,兼具海洋特征,是所谓的海陆两向国家,她有海洋和内陆两个战略方向去配置资源,早在清朝时期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海防、塞防之争就是这种地缘格局的投影;而归根结底,人类是陆生动物,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绝大多数都是在陆地上创造出来的,尤其是欧亚大陆,这就决定了中国战略方向的主轴是经略欧亚大陆,中国扩张海权只不过是为了拱卫陆权、保卫她的海上交通线。如果有一个海洋盟国存在,能够帮助中国分担海上责任,中国无疑是乐见的,可以背靠背发展,实现利益的倍增。出于维护英美海洋霸权的考虑,以斯拜克曼为代表的美国地缘政治学者最担心两对组合,一个是俄德大陆轴心,另一个就是中日联盟,这两个组合中的任何一个一旦形成,都将宣判英美领导地位的终结。

从这个意义出发,同为岛国的澳大利亚和日本,因为其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同质性,同性相斥,在南太平洋制海权的归属上,天生就存在在结构性矛盾。只不过是因为战后的亚太地区权力格局,在美国的强力压制下,日本与澳洲的这一地缘政治矛盾被掩盖了下去,而美国归根到底是个美洲国家,哪怕在亚太地区称霸1000年,可是总有退回美洲大陆去的时候。而在战后格局下,仅仅一个印度尼西亚,就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最实际的威胁。是的,在美国管控日本的大格局下,澳大利亚的现实地缘政治对手首先是印尼,澳大利亚的长期国家战略也是竭力促成印尼的碎片化,减少印尼对澳洲的实际威胁。我们能看到的是,澳大利亚在东帝汶的独立过程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但正是印度尼西亚,利用了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心理,在对澳关系中猛打中国牌,而堪培拉近些年在对印尼外交中实际上是失分的。
Containers are loaded into a cargo ship in Qingdao,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s worried about a shift towards trade protectionism in the economy. (AAP) Source: AAP
此外,从经济内涵上说,中国崛起的实质与日本是有根本性区别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崛起,走的是老式的帝国主义路线,倚重于武力掠夺和直接的武装占领。这无疑是一种野蛮、落后、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对比下1900年前后美国人提出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高下立判。日本武装入侵中国,实际是她相比英美更加虚弱的表现,而不是她强大的表现。她手里没有别的牌可以整合中国大陆,只好动用武力,虚弱地就像今天的俄罗斯。而中国的发展道路是截然不同的,她的发展深得英美模式精髓,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她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大英帝国”意义上的帝国主义。

中国的发展路径非常明晰,就是先完成内部整合,然后用朝鲜战争撬动苏联的重工业、技术转移,完成一次工业化;再用这个工业基础配合高素质、链家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去占领国际分工的产业链;再用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所内生的金融力量去整合一带一路上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通过扩大国际生产制造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从根本上、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加大资本积累的规模、提升资本积累的效率,一句话,通过解放和发展其他国家的生产力来扩大本国的市场,实现共同发展,一如美国在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对他的西欧盟国所做的。

只要看清楚中国发展模式的实质,就能很清晰地辨别出今日中国与往昔日本的不同,新中国实在不需要再像旧日本帝国那样用领土征服这种美国人再1900年就已经不玩了的方式去发展自己,也就无从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构成什么重大的实质性的威胁。中国人对派兵登陆澳洲压根儿就没有兴趣,中国人只对澳洲能够在中国主导的国际生产、分工、交换和融资的链条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感兴趣,如果澳大利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中国所主导的新秩序,中国其实是乐见澳大利亚成为自己的盟友的,并且会积极主动帮助澳大利亚防卫自己的安全,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从地缘政治上说,中国这样的陆权国家需要一个海洋上的朋友去帮他分担在大洋上的责任,当然,还有分享与责任相对应的利益。堪培拉的决策圈里真的需要一些真正具有历史感、全局视野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经济学家了

因此,换个角度去看,澳大利亚此次派去南海的舰队,也是在提醒北京:看我也是有力量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个朋友呢?北京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在战略上布局,使澳中两个大国真正化敌为友,共同发展,共享利益。那么北京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吗?堪培拉那些只会搞宫斗的政客们有能力放下成见,为澳大利亚人民的长远利益踏踏实实做些工作吗?

声明:
作者薛晓明,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以上为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8 October 2018 2:50pm
Updated 8 October 2018 4:57pm
By Xiaoming Xu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