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2019新政策:改变户口制度,刺激内地经济

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准许农民大规模进城定居,这一政策安排能否成功地刺激内地经济,尚属未定之天。

Household Register

Household Register Source: SBS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选项十分宽泛,不仅有货币和财政政策可用,连法规制度也会临时变更,以拉动经济回升。最近中国政府宣布,准许农民大规模进城定居,就是一个最新的举动。这一政策改变了几十年来限制农村居民获得城市户口的相关制度,但究竟这样的安排能否成功地刺激内地经济,尚属未定之天。

一、农村户口松绑,六十年来第一回

今年4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各地方政府放松户口控制,具体规定是:三线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全面放开落户;二线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 放宽落户条件;一线城市(如京、沪、穗、深圳等超特大城市)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许多人不了解的是,对农村户口的进城限制,并非某些官媒所说,源自中国古代就长期存在的户籍登记,而是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户籍迁移管制有关。从古代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户籍登记主要是一种人口记录,古代据此征收人头税,民国时代则便于城市的邻里管理;但是,那样的户籍登记属于国民自由迁徙之后的事后报备,而户籍登记本身并不涉及迁徙管制。所以,历史上农民搬到城里居住,从来就没有任何限制。

今天谈农村户口的松绑,就必须从户口“上绑”讲起。中国通过户籍管理来限制人口从农村往城市迁徙,以及从中小城镇往大城市迁徙,是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的。那时城市里仍然有大批从农村到城里谋生的人口,以“临时户口”的身份住在城里,这些人只要能从粮店里买到粮食,就能在城里生存。随着50年代前期城镇粮店的国有化,政府开始全面管制粮食销售;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只为有城镇正式户口的居民出售粮食,同时按人按年龄定量供应。这样,通过“卡脖子”的办法,就中断了许多城镇“临时户口”的口粮来源,迫使他们还乡务农。1958年毛泽东推行“大跃进”政策之后,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随后发生了三年大饥荒;政府为了减少城市的粮食供应负担,实行了严格的城市户口管制,辞退了大批在“大跃进”时期进入工厂的农民,同时基本上阻断了农民落户城市之路。在整个文革时期,知青下乡之后,除非招工、上大学、因病回城,其农村户口无法转回城市;农民则基本上不可能获得城市户口。文革后,知青虽然获准回城,但对农民的户口管制一直延续下来。
Workers heading to a Foxconn factory dedicated to iPhones in Zhengzhou, China, Oct. 20, 2015.
Workers heading to a Foxconn factory dedicated to iPhones in Zhengzhou, China.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二、改革四十年,城乡户籍藩篱依旧

自从195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习以为常的城乡自由迁徙被嘎然终止,农村户口的家庭从此不能自行迁入城市定居落户。即使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了,家在农村的青年人仍然感到自己永远是中国的“二等公民”,虽然他们可以进城打工,却无法获得落户城市、全家定居城里的资格。多年来,农民工与城市的经济活动早已融为一体,他们也事实上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在政府统计中,农民工被列为城镇人口,连同随迁家属,总人数已达2.34亿。但是,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这两亿多住在城里、工作在城里的持农村户口民众,却一直受到制度歧视。他们每天为城市的存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为政府不准许他们取得城市户口,因此不能和城镇户口的居民一样,享受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与此同时,他们的那些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又面临着种种生活困难。

纵观中外,好像只有中国、前苏联、东德、北朝鲜有限制迁往城市的制度,这也可视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典型特征。但在前苏联和东德,户籍管制主要是针对大城市,如莫斯科、列宁格勒、东柏林,以阻止农村和中小城镇居民搬迁到大城市去,从而维持大城市的表面繁荣。中国的户籍管制目的相同,但管制范围遍及所有城市,远甚于苏联。另一方面,在苏联和东德,大城市以外的人如果能在这些城市获得一份工作,他们就可以取得这个城市的居民资格,不管他们是住在租用房里,还是住在集体宿舍里。如果看过70年代的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大概还记得其中几个女工从乡村到莫斯科工作的经历,她们就是住在集体宿舍中获得莫斯科市民资格的。而中国在这方面远不如前苏联,农民工因没有城市户口而不能在城市购买住房;而又因不拥有城市房产,而不具备城市户口申请资格。这样,中国农民工的命运,既被盖上了社会主义戳记,又加盖了“中国特色”的“印章”。
China is losing control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hina is losing control 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ource: SBS

三、户口松绑的经济背景

为什么延续这么多年的户口苛政,突然在今年取消了?是因为政府意识到了社会公正的重要性,所以要还农民工以公民的经济权利?好像并非如此,因为,户口松绑其实仍然有城市规模的差别,真正完全松绑的地方是三线城市。显然,政府虽然决定采取户口松绑政策,却不打算对各地一视同仁、一次到位、统一恢复所有农民工的公民权利;其真实动机是,通过户口松绑,吸引农民到内地省份的城市定居,由此拉动内地日益衰退的经济。农民举家进城居住,其自给型消费(自种、自养、自食)减少,而消费品购买必然增加;更重要的是,不管他们是在城市里买房还是租房,都会带动住房需求,由此可能帮助内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摆脱低迷状态,还能让地方政府多一些卖地收入。

《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今年第1季度,一线城市的住宅销售企稳反弹,但成交数量仍处于5年来的历史低位;而二线城市的成交量与去年同期比小幅下降;三、四线城市与去年同期比,则降幅较大。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十分明显,特大城市的经济仍然活跃,这些地方始终是住宅购买者的最爱;而内地经济却乏善可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1季度,虽然全国房屋待销售面积(即房地产库存)同比下降10%,呈持续下降态势,但开发商补库存的意愿明显不足,因此全国第1季度房屋竣工面积与去年同期比下降11%,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购置面积与去年同期比下降33%。在一线城市仍保持房地产施工面积上升的情况下,这样的全国平均数说明,内地城市的房地产业已十分萧条。《21世纪经济报道》4月18日的报道也是个佐证:今年第1季度银行系统松动银根的结果是,无论企业贷款还是居民贷款,都加速流向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和东部沿海省份;与此同时,内地省份的银根却越来越紧,其房地产市场则加速下滑。

以上数据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即内地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单纯的银根松动政策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内地经济的下滑;于是,松绑户口、把农民导向内地城市居住,便成了设法刺激内地经济的一个政策选项。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dged dow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dged down Source: AAP

四、新户口制度为经济企稳服务?

毫无疑问,户口管控制度本应松绑,但松绑户口属于行政法规的长期性调整与改变,其效果同样也是渐进、长期的,主要改变的是几亿农民未来许多年的生活选择和居住倾向;而经济刺激政策属于短期性措施,着眼于眼前的经济需要,希望立竿见影。用事关数亿人生活居住选择的法规调整,来引导当下内地城市经济的改善,这样的决策,显然有点象“临渴掘井、病急求医”;至于它能否见效,很值得分析。

农民家庭是否因为户口松绑就立刻迁居城市居住,自然不会首先考虑如何帮助政府实现城镇化的国策,或推动内地城市的经济走向繁荣,那都是御用智囊们和官媒记者的话题。农民们面对全新的居住选择,首先要考量的是自身的经济条件和习俗。从乡村搬到城里,一切生活需要都要花钱,过去在村里,喝水、烧锅、吃菜、吃粮都不花钱;进了城,这些日常开销从哪里来,完全取决于能否在城里生业自养。农民们若考虑进城挣钱,多半会想到的是饮食、杂货之类他们熟悉的服务业,但城市里的此类商机早已被开发殆尽;没有三年五载在城市里经商的打拼闯荡,农民们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在城里住下后养活全家老小。何况,对很多老人来说,脱离住了大半辈子的村子和村民,不仅仅是故土难离,还有故人难别的问题,老人们很可能不愿意辞别乡村,住进“水泥丛林”。

户口松绑是好事,但它能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还真不好说;至少,不能指望户口松绑后,短短一两年里,内地经济就马上因此而反弹回升。事实上,户口松绑的最佳时机,应该是经济繁荣之时,而非经济萧条之际;从农民们迁居进城的生计来考虑,经济繁荣时期进城谋生,相对容易。可惜,那时的政府只看到“土地财政”财源滚滚,根本没预见到“土木工程景气”的短命。

60多年前的户口“上绑”,是为了应急,全然不考虑这一政策的广泛影响;如今的户口松绑,还是为了应急。看来,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决策者的思维模式改变得不多。

声明:作者程晓农,博士,中国经济学家、转型问题学者、旅美学者。
以上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19 April 2019 3:13pm
Updated 19 April 2019 4:19pm
By Xiaonong Che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