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子成全球首宗有记录两度确诊感染新冠病例

香港一名33岁男子在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四个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为全球首个有记录再感染新冠的实例, 令卫生界人士关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问题。

香港一名33歲男子在感染病毒康復後四個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為全球首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的實例, 令衛生界人士關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問題。

香港一名33歲男子在感染病毒康復後四個半月再次受到感染, 成為全球首個有記錄再感染新冠的實例, 令衛生界人士關注到新冠肺炎的感染問題。 Source: Wikimedia

该名男患者在今年三月底确诊后,在四月中康复出院,而他在事隔四个月到西班牙旅游,返港后再度确诊。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其团队研究发现,该名病人今次感染的新冠病毒株与他首次感染的病毒株在基因排序上有明显不同之处,令该患者成为全球首宗在康复后第二次受到感染的案例。

据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表示,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个地方不同,与以往复阳的个案大有分别,同时, 他们亦发现患者的病毒量不低,因此亦具有传染力,但现阶段难以断定,重覆感染时病情会否一定较轻。

杜启泓又表示,研究证明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亦不能终生免疫,并可以再度受到感染,因此相信病毒是难以完全消灭,他亦提醒一些康复者不应掉以轻心,必须要继续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当有病征时应立即再进行病毒检测。

另外,袁国勇亦表示,患者在首次感染时曾经出现呼吸道征状,但第二次感染时却并无病征,要从海外返港在机场做病毒检测时才发现受到感染。他说,这名患者第二次入院时的验血结果亦显示炎症反应指标较之前高,即是出现急性感染;而他在第二次感染期间,原先血清内并没有抗体,而要到确诊后第五天才有抗体出现。他认为结果反映患者首次染病康复后,免疫力不足以维持多于四个半月,亦代表康复者未必不用接种疫苗。他又强调,患者在第二次感染时的病征十分轻微,因此可以推断如果曾经感染或已接种疫苗,即使再度感染病征亦可能会轻微一点;但由于这宗是首宗重覆感染病例,所以实际情况仍尚待查证。

对于今次案例是否反映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与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一样,会持续在人类中存在时,袁国勇回应指,有理由相信这个可能性不低。同时, 他亦补充说,现时在人类中流行的冠状病毒有四种,是属于季节性的感染循环,而对于长者及一些长期病患者来说,如果一旦感染所导致的死亡率可能会高达百分之15。但他亦指出, 长者在感染新型肺炎病毒后的死亡率达两至三成,但如果长者已是二次感染又或者有接种疫苗,估计死亡率可能会降至百分之10或以下。

今次事件亦未有削减研究人员对研发疫苗的信心,因为他们认为,疫苗仍然能够为接种者提供免疫力。

分享
Published 25 August 2020 10:20am
By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