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临时抱“新能源”佛脚,澳洲的问题在哪里?

跟着美国搞“新能源”,澳洲落后的能源行业能行吗?

AP/AAP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 US President Joe Biden. Source: AAP, AP

本文要点:

  • 澳洲紧跟美国“环保议题”,但能源行业现状落后
  • 澳洲太阳能、风能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
  • 新能源存在电力提供的稳定性问题

自美国从特朗普时代进入拜登时代以来,民主党主导的“环保”议题成为了新的全球话题。而原本对减排和新能源并不“感冒”的现任自由党澳洲政府也不得不开始做出“积极“改变。

比如,澳洲总理莫里森就在近期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的对话中,再次重申,“最好在2050年前达到净零排放,并推动澳大利亚过渡至新能源经济”。而在会后总理办公室所发声明中,更是首次用到了“新能源经济(new energy economy)”一词。

但是,新能源和碳中性的理想很丰满,澳洲落后的能源行业现实却难免有些骨感。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官方预测,莫里森政府可能无法实现2030年比2005年削减26-28%的减排目标,而仅能做到减排22%,所谓2050年实现“零排放”更像个空中楼阁。
现实是,澳洲的能源消耗中,目前新能源,或者说可再生能源贡献占比只有20%左右,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目前新能源的主力军: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而其他一些类型的新型能源技术,如地热、生物(废物)能源、海洋能源,或是近年“网红”的氢能源,目前技术还并不太成熟,无法挑起大梁。

因此,走向新能源的第一个挑战是发电量的问题。目前在澳大利亚最大的20个电力生产商中,唯有水力发电站Snowy Hydro能有一席之地,占据第17位,而前16个全部都是煤炭发电。但由于澳大利亚并非是多江河、高山的国家,因此水力发电的资源潜力有限。

但澳洲的气候条件使其有足够的日照和风力,所以太阳能和风能近年来发展得更为迅速。小规模太阳能发电量在过去10年中每年平均增长44%,风力发电在过去10年中每年平均增长15%,并预计将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新能源发电量增长来源,且应当有足够的发电能力。

事实上,仅以太阳能为例:据澳洲地理科学部估算,澳大利亚每年平均收到5800万皮焦耳的太阳辐射,约为全国总能源消耗的一万倍。也就是只要实现收集万分之一的太阳能,就可以供全国用电。

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燃料是“免费”的,加上日益提高的发电机组制造能力,使得这两种能源的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早在2013年,彭博新能源研究(BNEF)就已测算过,在澳大利亚新建风电场的发电成本为80澳元/兆瓦时,而新建煤电厂为143澳元/兆瓦时。事实上,新能源发电已经显示出成本优势了,而并非一些老观念以为的新能源发电全靠政府补贴,成本过高。
但新能源有另外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电力提供的稳定性!

因为社会消耗电力,或者说电力需求是有周期性的,比如像澳洲这样制造业比较欠缺的国家,通常万上用电量可能比白天高,极端天气时候(太热或者太冷时)用电量高。但大多数新能源发电——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纯靠自然力提供,属于“靠天吃饭”型,无法做到在需要的时候突然提高或者降低发电量。而传统的火力发电时,所有的能量都储存在煤炭等燃料中,是有能力根据需求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或者降低发电量的。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目前全澳新能源发电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南澳,已经达到了50%新能源发电的里程碑。但如果大家关心新闻的话,就会发现,澳洲全国最容易发生断电的就是南澳了。比如南澳在2016年9月发生了全州大停电事故,震惊全国。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南澳地区高度依赖风电和邻近两州的外来供电,当时出现极端天气,风力发电机组过载跳闸,紧接着连接周边两州的电力交互系统也过载跳闸,导致南澳电力系统直接崩溃。近期,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面积停电也是如此。由于当地也同样大量使用风力发电,暴风雪天气之下,机组根本无法工作,以至于造成休斯顿等几座城市长时间停电。
Turbines are seen at a wind farm near Bungendor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expects to invest more than $18 billion in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to 2030. Source: AAP
由于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燃料无法储能,那么实际需要发展的是储电技术。但很遗憾的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储电方式就是制造大型锂离子电池组。但这种电池组的储电能力非常有限,目前澳大利亚使用的锂电池组只能满足两小时的电量储存。这两小时只能作为过渡,等待其他发电系统进行补充发电,而目前能够补充发电的仍然是火力发电厂。

因此,澳洲乃至全球新能源解决的症结,在于发电的稳定可靠,或者说是稳定大量储电的能力,最一劳永逸的方式是电池技术的大发展。在这个问题解决前,全部采用新能源发电的问题不是量不够,也不是太贵,而是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可能会断电——极端情况下导致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 April 2021 10:15a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