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驻华外交官到文学教授,澳大利亚小说家和中文结下不解之缘

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周思(Nicholas Jose)在留学牛津的时候听从朋友的建议开始学习中文。此后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并成为了澳大利亚驻华文化参赞,并参与1988年中国赠送大熊猫的谈判。周思相信中文会成为世界语言,并且认为学习语言就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

Professor Nicholas Jose

Professor Nicholas Jose Source: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学习外语是一门苦差事,学习中文尤甚。尽管如此,在澳大利亚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中文,周思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周思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是阿德莱德大学英文和创作专业的教授。他一直致力于澳中两国之间文学的交流。

“当我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一个正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朋友对我说,在未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世界公民的话,就必须要学习中文”,周思说,“我觉得有道理,就开始学习中文了”。

周思教授的中文学习之旅从堪培拉开始,当时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学习。尽管他对学中文抱有很大热情,但是还是在记忆汉字方面遇到了挑战。

“有太多字了。就算对于中国人来说记住汉字也很难。”

他认为,突破学习中文障碍的关键点是找到一个好老师,此外还要和说中文的人进行交流。

周思后来获得了在北京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在中国生活了多年,这使得他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和当地的中国人进行语言交流。
A person practicing Chinese calligraphy.
A person practicing Chinese calligraphy. Source: Getty Images

外交官、大熊猫和那些难记的大数字

周思教授的中文能力还帮助他在澳大利亚的外交领域有所建树。

作为一个小说家和文化学者,周思教授以其在澳大利亚和亚洲艺术以及文学上的贡献而蜚声国际。他的学术成就让他成为了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一名文化参赞。

“我做外交官的时候语言能力非常重要”,周思说,“和人们用中文交流肯定很方便”。

当他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大使配有中文翻译,周思往往需要自己单独参加一些会议。

“我必须说中文。有的时候很难,有的时候我会犯错。”

在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时周思回忆道,1988年中国出借大熊猫给澳洲庆祝开埠两百周年(the Bicentennial),他参与了相关的谈判工作。期间他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中文数字。

“谈判中有很多复杂的数字,包括钱、包括熊猫要吃多少食物、还有它们在飞机上需要多大的空间。”

“中文数字非常难,因为(和英文比)数字单位不同,几千和几百万的数字逗号要点在哪里也不一样”,周思解释说,“很容易就犯错了。”

确实,澳大利亚人和中国人数数的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中文的一些数字单位在英语中是不存在的。首先中文有“万”,而英文说的是“十千”。其次中文有“亿”,英文表达是“一百个一百万”。
Old Taronga Zoo Photo August 1988 - Giant Pandas They were a temporary gift from China to celebrate Australia's Bicentennial
Old Taronga Zoo Photo August 1988 - Giant Pandas They were a temporary gift from China to celebrate Australia's Bicentennial Source: Taronga Zoo

学习语言就要学习背后的文化

尽管澳大利亚有超过120万人拥有华人血统,而中国又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是只有很少的年轻人选择学习中文。

2019年年初澳中关系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澳只有380名非华裔背景的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文。

周思教授建议,教授语言的同时传授文化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仅仅只教中文本身。”

周思在北京学习中文的时候,他的老师是中国领导人的翻译。期间周思学习了很多成语和背后的故事。

“比如,‘百花齐放’。它是说刚好一百朵花在开还是意味着随便其他的什么数字,这要依情况来看。”

“百花齐放”这个词也可以找到典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镜花缘》里面写武则天希望在冬天赏花就下令花神让花朵开放,花神不敢抗命就照做了,但是最后被贬下凡间。现在“百花齐放”这个词则用来形容文艺界创作繁荣的景象。

除了对于文化和历史感兴趣之外,周思还强调学习语言需要耐心。

“你必须要花时间和有耐心。你学习了一点点内容,然后坚持不懈,你就能成功。”

“对于我来说,学习中文非常有益。益处不仅仅是在每天的工作中,而是能够了解中国令人着迷的哲学和思想。”
A teacher leads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dressed in ancient costumes, to pay homage to the statue of Confucius, at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Beijing.
A teacher leads a group of young Chinese children dressed in ancient costumes, to pay homage to the statue of Confucius, at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Beijing. Source: Getty

分享
Published 10 September 2019 2:40pm
Updated 17 September 2019 9:55am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