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推动疫苗接种?从买一赠一冰淇淋开始

北京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有资格获得一张圆筒冰淇淋“买一赠一”券。北部甘肃省的一个县政府发表了一首长达20节的诗词,颂扬接种的好处。南方小镇万城的官员警告家长,如果拒绝接种疫苗,他们的子女上学、未来的就业和住房都将面临风险。

在北京一家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外,麦当劳的冰淇淋车为接种者推出“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

在北京一家新冠疫苗接种中心外,麦当劳的冰淇淋车为接种者推出“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 Source: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正在采取多种威迫利诱的策略,以实现规模宏大的新冠疫苗接种目标:让接种人数在6月底达到5.6亿人,即总人口的40%。

中国已证明了自己能有效地动员人们抗击新冠病毒疾病。有些国家已实现了广泛的疫苗接种,尽管它们的人口要少得多。 

但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它已几乎完全控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这让许多居民缺乏接种疫苗的紧迫感。中国过去的疫苗丑闻让一些人持谨慎态度,而它的新冠病毒疫苗缺乏透明度无助于缓解这种担心。再就是需要接种疫苗的人口数量。

为了实现接种目标,政府已转向一种熟悉的做法:一个庞大的、能迅速动员起来的官僚机构,以及这个机构有时采用的高压手段。这种自上而下、全力行动的应对措施曾帮助中国,当局现在希望在接种疫苗上复制这种成功。 

接种率已经。过去一周里,中国平均每天接种约480万剂次疫苗,比上个月大部分时间里的平均每天约100万剂次高出许多。专家表示,他们希望达到每天1000万剂次,以实现6月的目标。

“他们说是自愿的,但如果你不打疫苗,他们就会一直给你打电话,”北京的一名大学生安妮·陈(Annie Chen)说。她在大约一周内就接到了学校辅导员打来的两次电话。

由于担心可能的副作用,陈女士原来并不打算报名接种。但在辅导员警告说,她可能很快就会面临进入公共场所的限制后,陈女士终于答应了——部分原因是她觉得辅导员挺不容易的。“辅导员似乎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辛苦。他听起来很累,”她说。

公众对疫苗的焦虑很早就出现了。今年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与他人合作进行的一项发现,在东部省份浙江,只有不到一半的医务人员愿意接种新冠疫苗,许多人担心它的副作用。到3月中旬时,中国14亿人口只打了约

即使最近接种数量激增,但中国。尽管中国已经批准了,但每100名居民中只接种了10剂次疫苗。在英国,每100人中已接种了56剂次;在美国,每100人中已接种50剂次。 

一些知名的医生警告,中国的缓慢步伐可能会破坏该国成功的遏制措施。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顶级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最近接受中国新闻媒体时说。“到那个时候,所有国家都接种得很好了,中国反而是无免疫的,那是很危险的。”

伴随这些警告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大量的消费主义诱饵。

周一,在北京的购物区王府井,到处都能看到向接种了疫苗的人打折的商品。一家乐高门店为接种者免费提供一套用来组装小鸡从蛋中孵出的积木。一个街头摊贩在推销打九折的茶叶。一家国营照相馆甚至打出了婚纱照的打折广告。

推销活动似乎在一个疫苗接种中心起了作用,人们在一辆停在外面的大黄色麦当劳冰淇淋卡车前排起了队,购买“买一送一”的冰淇淋。 

卡车里一名叫王宣(音)的员工讲述了这个广告是如何引起一名路人注意的。 

“有个人直接去后面打了疫苗,然后来我们这里买了冰淇淋,”王宣说。

有些地方则更多地选择了大棒而不是胡萝卜(或冰淇淋)。

在重庆,一家公司通知要求,没有基础病的18至59岁的员工需在4月底前接种疫苗,否则将被“追究责任”,但通知没有详细说明。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则称,新冠疫苗接种率低于85%的公司将受到警告,并可能被“停业整顿”。

西南部城市瑞丽在出现了小规模疫情后,上周成为第一个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实施的城市。一名官员说,该市的疫苗接种点每天24小时运作,预计将在5天内为20多万人接种疫苗。 

一些社交媒体用户抱怨,强迫接种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权。但疫苗专家、曾在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免疫学家陶黎纳说,以公共卫生的名义实施一些惩罚性措施是合理的。 

“我觉得这个时候,过分强调选择权不是一个好主意,”陶黎纳说。“你看美国,他们要选择不戴口罩,好像是一种自由,你说到最后怎么样?”

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也采取了一些在某些人看来是强制的措施。意大利总理最近,要求医护人员接种疫苗。纽约市一名。许多国家正在考虑颁发进入公共设施的疫苗护照。

尽管如此,就连中国的官方媒体也承认,一些地方官员在强行接种疫苗上做过头了。 

官方的新华社上周发表了一篇,批评“一刀切、简单粗暴的做法”,称这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公众反对。

“这些不良苗头,究其实,是由于少数地区和单位急于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或是考核指挥棒下的攀比心态作祟,”文章说。(万城镇政府后来为其有关子女前途的警告道了歉。) 

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政府威胁的限制措施得到了执行。在对企业做出“停业整顿”威胁的海口市,一名叫吴坤洲的社区工作者说,他已给几家企业贴上了红色的警告布告。布告上写的是:“接种不达标单位”,但并没有随之而来的罚款,而且他说,他不能强迫任何人接种疫苗。

“主要是上面也有要求,”吴先生说。

尽管接种动员接连不断,有些居民仍坚决反对接种新冠疫苗。

51岁的陆显云是广州的一名建筑行业员工,他列举了近年来儿童接种问题疫苗的事件。“我不信任他们,”他在谈到疫苗制造商时说。

当地官员对孕妇接种疫苗是否安全给出了相互矛盾的指导意见。一些官员向想怀孕的女性保证,她们应该报名接种,而另一些官员则敦促这些女性推迟怀孕。 

陶黎纳说,官员们在增强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方面做得还不够。他说,他能想到的只有一位知名官员公开接种了新冠疫苗,那就是的张文宏博士。中国疫苗制造商在公布临床试验数据方面,这也无助于增强民众的信心。

“我们国家如果想要进一步推进公众打疫苗的积极性,我觉得把领导、干部、党员们打疫苗的这样一个视频能够放出来,我觉得是更好,”陶黎纳说。




分享
Published 8 April 2021 9:54am
By Keith Bradsher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