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走进澳洲

4月12日晚,悉尼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坊将举行生命之歌音乐会,让悉尼观众感受侗族大歌和来自澳洲梯树区和澳洲北领地邻近社区的 Anmatyerr 女性之歌。我们请到六位侗族大歌表演者来SBS,让大家先睹为快。

singer

Source: By Jason Liu

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是。对于中国西南部贵州少数民族区的侗族女性,以及澳洲中部的原住民社区的Anmatyerr部落的女性来说,歌唱是她们生命中不可割舍的情感。她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并同时面临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威胁, 但她们却仍然以母语型式顽强的传承着她们的传统歌谣。

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音乐的总称,用侗语演唱。侗语与傣语有关联,但是因为没有普遍的书写文字而面临传承威胁。侗族大歌在重大节日和迎接贵宾室才能在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前表演,所以侗族大歌又叫鼓楼大歌。侗族大歌没有指挥、伴奏和固定曲谱,且具有多声部特征。主要歌唱形式为男女合唱和男女混声合唱。过程一般先由领唱者歌唱,然后众人随声合唱。歌唱的主题通常为爱情、友谊、劳动和自然。侗族大歌先后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atherine In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 (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Catherine In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Source: Photograph by Xie Zi-chong
Catherine Ingram是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多年从事侗族大歌的研究,常常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向当地老人学习侗歌,并将之记录下来。她有一种紧迫感,认为像这种在民间,靠口口相传的艺术说不定哪天就失传了。
singer
Source: By Jason Liu
下面这首歌是一首著名的侗族大歌,唱的是侗族人对生死的理解,表演者坚持要求Catherine与她们一起演唱。歌词大意是:
“如果山崩石跌,我们会感到难过 如果岩石滚落,阻挡水流,水会绕过去 但是对于我们人来说,我们绕不过去。”
侗族大歌的表演者们来到SBS,提前感受下他们独特的表演吧:
活动详情:
What: Songs of Home: Anmatyerr and Kam Singing Traditions
When: 12 April 2017, 6.30pm (launch of book at 6pm)

分享
Published 11 April 2017 9:41am
Updated 11 April 2017 9:45am
By Heidi H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