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城大屠杀】新西兰改革枪械法可向澳洲借鉴?

随着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在基督城大屠杀之后,誓言改当地变枪支法,澳洲前总理何华德,当年在Port Arthur大屠杀后所提出的枪械法,或更受各界注视。

John Howard lays a wreath at a memorial.

The enormity of the Port Arthur massacre prompted John Howard to tackle guns. Source: AAP

1996年,一名有暴力和反常行为记录的男子布莱恩特,在塔州的旅游景点亚瑟港,以自动步枪扫射人群,造成35人死亡。

事件亦促成当执政未及两个月的两党联盟政府定立全国枪械协定,在一遍枪会的反对声音下,立法禁止使用半自动步枪及霰弹枪,并实施严格的国家许可证要求,及宣布实行枪械回购政策,于全国合共销毁63万1千多杆枪械。

当时1996年以前,枪支管理法律由各州及领地区负责,各地执法的差异很大,例如Port Arthur所在的塔州,就是因为宽松的枪械法,令枪手有机会获得两支军用步枪。

有内阁文件显示,1996年大屠疫后,塔州很快同意收紧法律,反对党和绿党均同意禁止所有军用式半自动步枪,并引入登记所有的枪支。

何华德亦于2015年,亦重提澳洲的枪械管理法,并指,自从大屠杀之后,20年时间里,澳洲学懂教训而修改的法律,令死于枪击的人数大幅下降。

何华德强调,即使放眼全球,澳洲的枪械管理法,也是非常成功的。但需要与时并进,而不应满足现状。

在澳洲获得枪械有多难?

根据SBS的以往报道,澳洲犯罪研究所的发言人表示,在澳洲,一个人要拥有枪支或弹药,需要获发牌照及许可证。

若要获发牌照,他们必须:

年满18岁

被评定为身心健全

进行枪械弹药安全培训课程;

就个人如何保管枪械的安排,提供证明文件。

什么人士会不会获发牌照?

年龄在18岁以下

在过去十年中,在现居的或其他的州或领地,曾经犯下违法罪行。

正受到家暴禁令限制,或者在过去十年中,曾经判处禁令(除非禁令被撤回)

曾因违法行为,而被处以监守行为(Good Behaviour Bond)



澳洲的枪械管理法例,现时是否还足够保护市民安全呢?

分享
Published 16 March 2019 1:17pm
Updated 16 March 2019 1:30pm
By Ivan L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