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阿拉斯加会谈各执己见,全球媒体多角度解读

中美阿拉斯加会晤落幕。中文媒体充斥着对中方代表强硬态度的叫好声。与此同时,全世界多家媒体也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双方在这场会谈背后的意图。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eign affairs chief Yang Jiechi and State Councilor Wang Yi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US-China talks in Alaska, 18 March, 2021.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eign affairs chief Yang Jiechi and State Councilor Wang Yi at the opening session of US-China talks in Alaska, 18 March, 2021. Source: AAP

:对话是正解 共赢是正道

这是一次及时、有益的对话,也是一场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加深了相互理解。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但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开展互利合作,防止误解误判,避免冲突对抗,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这是历史正确的选择。

:阿拉斯加,让世界看透美国底色

导致中美关系跌落谷底的责任完全在美国。此次会谈双方虽然坐下来了,但美国的行为举止却全然不像个有尊严的大国。中方通过针锋相对的较量,揭穿美方老底,也让世界看透了美国的实质。

拜登团队可能认为他们的阿拉斯加“表现”,是在做给国内看、给盟友看、给世界看,唯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然而,世界看到的恰恰是一个跌落山巅、色厉内荏的美国,看到一个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美国,看到一个只顾自身、毫无担当的美国。

:拜登政府遏制北京的战略面临严峻挑战

此次会晤生动地展示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和技术强国如何在一系列问题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信任和分歧,也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好斗的中国,一个越来越不屈服于美国外交压力的中国。这些问题将给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制定带来挑战,也将影响未来几年的全球格局。

:布林肯和沙利文与中国官员完成了“强硬而直接”的会谈

乔·拜登表示,他为布林肯的表现“感到骄傲”。总统的认可向中国人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美国对中国新疆等地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评——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美国官员正在用一个声音说话。
: 美国对华重心转移带来两党支持

虽然拜登总统的许多对华政策仍在制定中,包括如何处理他的前任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关税。但到目前为止,他的政府更强调民主价值和中国侵犯人权的指控,也更容易获得两党共识。

:美中关系迈入新的冰河时代。

:阿拉斯加争吵也有好处。如果美方态度不够强硬,中国会继续以为美国正在衰落。

:美中对抗不可避免,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也有合作空间。

:中国批评美国的人权和民主,但并没有全部说错。

: 美中双方其实早就预料到了对话结果,但是失败到这种地步,恐怕很难预料。后果更难预料。

分享
Published 22 March 2021 2:44pm
Source: ABC, The New York Times, CNN, People's Daily, Xinhua, DW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