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300多名年轻人改名为“鲑鱼” 只为获吃免费寿司

有连锁寿司业者推出促销活动,消费者的名字若有“鲑鱼”两字,就能免费吃寿司。仅两天时间,超过300名台湾年轻人更名“鲑鱼”。此举引发台湾社会激烈争议。

Ms Gu Jiawei changed her name to Salmon Ye to gain free sushi meal

Ms Gu Jiawei changed her name to Salmon Ye to gain free sushi meal Source: Ms Gu Jiawei and Zachary Lee

台湾政府呼吁民众别进行不必要的改名,并提醒改名后其他身份文件的更动程序也会很繁琐。根据台湾法律,公民一生有3次改名机会。

台湾媒体称之为“鲑鱼之乱”,并称改名的的年轻人为“鲑鱼世代”。因他们饱受长辈批评,也意外引发了世代价值观争论。

SBS中文采访了两位改名为“鲑鱼”的台湾人,以了解他们改名动机。

叶司机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叶鲑鱼卵赚钱不手软 

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声浪,把名字改成“叶鲑鱼卵赚钱不手软”的计程车司机叶先生不以为然。他向SBS中文表示,这是一个可以带着家人朋友免费吃一餐的机会,把握当下没什么不好,他说:“很多批评都太夸张了,改个名吃免餐寿司只是好玩,有那么严重吗?”
Mr Ye changed his name to Salmon Ye to gain free sushi meal
Mr Ye changed his name to Salmon Ye to gain free sushi。 Source: Mr Ye and Zachary Lee
今年38岁的叶先生说,很多人都不管背后动机就急着评论,对他而言,改名后能带家人和朋友吃免费寿司,同时还能创造生活乐趣和话题,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他还强调,并非吃不起寿司店,真的是纯粹好玩。

对于“贪小便宜”的批评,叶先生无法苟同,他认为改名后符合资格,完全依照寿司餐厅的活动规定,他也没有因此赚到钱,反而是造福亲朋好友。

“时代不一样了,把握当下,快乐就好。”

叶先生说,父母和家人并未反对他改名字,虽然得知他改名时都很惊讶,但随后也起哄要一起到寿司店用餐。

叶先生说,他很快就会把名字改回来。

“改名字是为了博取媒体关注,增加知名度

大部分将名字改为“鲑鱼”的都是出生于1998年至2003年的年轻人。

把名字改成“谷佳蔚蔚喂你吃鲑鱼”的大学生谷佳蔚虽已料到会遭受网友批评,但仍执意要改名以争取曝光度。今年大学四年级的谷佳蔚是名网红,她直言,改名为“鲑鱼”是为了博取媒体关注,增加知名度。22岁的她讲话坦率直接,她告诉SBS中文说,她成功了。据她介绍,她所拍摄的挑战吃完100盘寿司影片在网路上爆红,至今已有超过四间台湾媒体采访她,她个人的社交媒体Instagram也增加了2000人关注。

谷佳蔚表示,家人不反对她的行为,妈妈甚至还陪同她去改名,唯一担忧的是怕她改名后,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而会难过。不过,改名后的随着知名度而来还有许多负面声音,像是陌生的网路留言骂她是是“台湾之耻”或“贪小便宜”。
a Taiwan university student in a sushi shop
a Taiwan university student in a sushi shop Source: Zachary Lee (supplied)
谷佳蔚还说,虽然已准备好可能遭受批评,但网友骂她的数量和程度,比想像中还要大,虽然没有重伤,但多少会因为被误会而感到难过。

当问及为何想当网红时,谷佳蔚维持一惯直率个性说是“为了钱”。主修景观设计的她认为,在专业领域要赚的钱不比网红多,另外她也希望能借此更有影响力,若因此有了更多的钱和力量,希望能帮助流浪动物。

谷佳蔚坦言,她了解要在网路上走红,很多是靠运气,且人气能否持久也没有把握,对于外界评论,她认为“每个人观点和立场本来就有所不同”,至少她会持续朝目标努力迈进。

鲑鱼世代的猛烈批判:廉价,贫乏与无知 

台湾长辈的批评:援引2020年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教授汪志雄的文章,批评台湾年轻人为了吃鲑鱼寿司改名字,是年轻世代的“廉价,贫乏与无知”。

 “台湾一类年轻人害怕被孤立,不敢有不同意见,看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随波逐流,跟潮追风可怜的‘盲从迷青’。” 文章写道。

台湾政治人物的批评:国民党籍的新北市长侯友宜接受采访时指出,这不是值得鼓励的事,认为每个人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不要增加别人的负担。他透露,看到这个真的“无言”。

公司老板表示不会录用一些改名的人:ta在社交媒体上评论:改了名字、吃了免费寿司之后又把名字改回的人“不只是贪小便宜,也是诈欺、偷盗行为”,并强调这些人公司永不会录用。
台湾《联合报》评论,“鲑鱼风暴”暴露台湾文化浅薄的一面,指新世代对待自己人格权的轻浮、改名换鲑鱼的贪小便宜,以及风卷残云扫光鲑鱼却留下醋饭的不惜食。

《自由时报》的评论则表示,“名是如此神圣,为了省个万把块钱,值得大费周章,把父母恩赐的名给改来改去吗?真是不可思议。但两代观念,向来有别,不然怎会有代沟?”

不过,《苹果日报》则称台湾的“鲑鱼更名事件”是以“世代对抗”的冲突成功行销创造知名度。

在一遍批评声浪中,有改名为“鲑鱼”的人以行动来证明自己并非“贪小便宜”。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改名为“周士恩觉得鲑鱼汤豪豪喝”的男大学生,将自己吃寿司省下来的餐费,捐给许多个公益团体,更喊出“取之于鲑鱼,用之于社会”。其暖心的行为感动了不少人。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2 March 2021 2:45pm
By Zachary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