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Omicron肆虐之下 澳大利亚经济走向何方?

这一切的袭来,导致多家机构已经下调了对澳大利亚的经济预期,比如高盛已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6%下调至2%。

Empty shelves of meat products are seen at a supermarket in Sydney, Wednesday, January 12, 2022.

Empty shelves of meat products are seen at a supermarket in Sydney, Wednesday, January 12, 2022. Source: AAP Image/Bianca De Marchi

随着Omicron在澳大利亚境内的不断快速传播,由于病例数过多,以及大量人口感染和密接隔离,澳大利亚呈现出一种“没有封城,胜似封城”的景象。 

在前几轮的疫情中,澳大利亚可算全球“优等生”,总体抗疫情况良好。然而,在这一轮Omicron变异株的新疫情中,澳大利亚的抗疫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感染速度“引领全球”。目前在发达国家中,仅有法国的感染速度高于澳大利亚。此前疫情严重的英国、美国的人群感染速度也均低于澳大利亚。 

讽刺的是,虽然澳大利亚不再封城,但病毒对经济的影响却反而严重起来。由于活跃病例过多,导致人们大幅减少出门频率。根据咨询机构DSpark的最新数据显示,自Omicron变种出现以来,澳大利亚人口最高的三大城市人员流动出现大幅下降。与疫情前水平相比,现在悉尼CBD人流量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墨尔本的情况也非常相似。 

几乎所有地方的公共交通出行量都减少了一半,但私家车的出行没有明显影响。悉尼地方政府办公区域购物场所人员流动下降了49%,交通使用量下降了58%,工作场所下降了30%。墨尔本的情况与悉尼相似。郊区下降幅度较小,反映了人们更多选择在本地购物的趋势。 

而人员流动的减少,立刻直接打击了餐饮业和零售业。来自谷歌(Google)的报告发现,新州和维州零售商(不包括食品店和药店)和咖啡馆的客流量与疫情前水平相比下降了26%,而昆州仅下降了12%。 

虽然相比封城期间零售店客流量减少量(40%)要好一些,但还是让很多店收入减少。来自澳新银行(ANZ)1月3至9日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数据也显示,墨尔本和悉尼的支出已下跌39%,接近封锁水平。 

不仅如此,最近的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下降至自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比下跌7.6%,至97.9点,为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对“当前财务状况”的信心下降了11.3%,19%的受访者预计明年这个时候财务状况会更糟,这是2020年9月以来的最高比例。 

而当前疫情对经济的第二大影响,则是全面的劳动力短缺,甚至超过封城时期,直接导致供应链断裂。近期,包括悉尼和墨尔本多地都出现在超市买不到商品的问题,其背后就是人手的问题。 

全澳大量人员因为确诊或密接无法工作,从生产端到销售端都缺人。运输工人工会表示,澳大利亚1/3至1/2的卡车司机不在岗。肉类工业委员会也表示,东部各州屠宰场的数百名工人缺岗。最大的鸡肉生产商Inghams有将近一半的员工缺岗,直接影响了生产和销售。大型连锁超市Woolworths此前也表示,超过20%的配送中心员工和超过10%的商店员工无法正常上岗工作。投行高盛估计,因为感染和隔离,全澳1月份将损失2400至7600万小时的工作时长。 

澳大利亚零售商协会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76%的受访零售企业表示旗下有员工因感染新冠病毒或密切接触而被隔离。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在某些地方的营业时间受到限制,而20%的企业表示已经完全关闭了一些商店。 

这一切的袭来,导致多家机构已经下调了对澳大利亚的经济预期。比如高盛已将澳大利亚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预期从2.6%下调至2%,花旗则认为,Omicron对GDP增长的影响将达到1%,已将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从2.3%下调至1.3%。 

但澳大利亚经济真的要面对灭顶之灾了吗?却也不尽然。 

同样是上述这些大幅度下调澳大利亚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的机构,都比较乐观地认为澳大利亚消费支出的反弹将推动今年第二季度就开始“追回”一些经济增长。这背后的理由也很简单,根据各州政府的疫情评估模型的预测,比照南非、英国等国的情况,这波疫情的高峰或将在2月初期到来。 

笔者对此也持相似的观点,如果澳大利亚疫情传播的情况与英国、南非类似,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好转,那么目前的零售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就可以缓解,整体供应链的断裂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而根据前几轮疫情的趋势,零售业也会出现较快的恢复。那么,虽然第一季度增长会受影响,但第二季度经济可能就会迎来明显的复苏。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6 January 2022 6:32pm
Updated 26 January 2022 6:41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