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各地的澳洲华人,春节都有哪些必吃美食?

从马来西亚的捞鱼生,到香港的萝卜糕……无论在哪里,和谁一起庆祝,好吃又有意义的美食,是春节必不可少元素。

Omar Hsu with Lunar New Year dishes (L) and a version of the prosperity toss (R), which is common in Malaysia.

Omar Hsu with Lunar New Year dishes (L) and a version of the prosperity toss (R), which is common in Malaysia. Source: SBS Chinese

捞鱼生

捞鱼生,又叫做“捞生”或“七彩鱼生”,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的一道传统年菜。

这道菜由生鱼片和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蔬菜组成,并配有酱汁。家人朋友团聚在一起“捞起”,同时互相祝福“风生水起、平平安安”,希望把过去的厄运都捞走,把新一年的好运都捞进来。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Source: Jimmy Lim
移民来澳十六年的马来西亚华人Jimmy Lim说,捞鱼生是他们家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风俗习惯。

“一直在保持,往年过春节都会回马来西亚,”他说:“如果回来正好是元宵,也会和马来西亚的朋友或在这边的家人聚一聚,在聚的时候肯定会有捞生这道菜。”
在捞的时候边捞边说‘风生水起、学业猛进’等好话。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Source: Jimmy Lim
现居悉尼的Jimmy介绍说,传统上来讲,马来西亚华人会在初七捞鱼生,但现在“比较普及了,过春节哪一天都可以有这样的活动”。

在澳大利亚,最近几年亚洲超市会卖包装好的鱼生套装,方便华人购买。Jimmy和朋友也会买到家中,再配上生鱼片,“还原”这道传统美食。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Source: Jimmy Lim
这道菜对于Jimmy来说是过年“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在除夕夜和年初七都会捞生,都是全家人一起做的。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和家人一起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活动。”

他祝愿大家在澳大利亚有了疫苗之后,能早日迎来“春天”。他说:“在2021年,虽然现在看起来距离春天还是很远,但相信有了疫苗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也希望大家身心更加健康。”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Lo Sahng, Yee Sang or Prosperity Toss Source: Jimmy Lim

萝卜糕与年糕

萝卜糕与年糕可说是香港其中最传统的受欢迎贺年食品。

“糕”与“高”谐音。过年食“糕”有“步步高升”、“年高”长寿的好意头。过年做的糕多数是圆形,有团圆的意思。
Cakes to celebrate Lunar New Year 賀年糕點
Cakes to celebrate Lunar New Year 賀年糕點 Source: Wai Yee Yeung
据说,早于周代开始就有过年食糕的习俗,当时禾谷一年收成一次,食年糕寓意五谷丰收,同时有“年高”长寿之意。

香港家庭很多在过年前,就准备好年糕萝卜糕等,在大年初二“开年”当日,一家人以及与到访拜年的亲友分享,寓意新一年大家“步步高升”。

香港传统萝卜糕与年糕属于广东式。年糕是糯米粉加入水与糖蒸熟,年糕上面都会放红枣,寓意“鸿运当头”。而萝卜糕也是港式饮茶点心,传统的做法是将萝卜糕是切丝与粘米粉拌匀,再加入腊肉虾米蒸熟。在年初二就会将年糕(甜的)与萝卜糕(咸的)贺年糕点切件,煎热享用。
年糕放上紅棗鴻運當頭 red dates on top of New Year Pudding to bring good luck
年糕放上紅棗鴻運當頭 red dates on top of New Year Pudding to bring good luck Source: Wai Yee Yeung
这些港式贺年糕点也随时代出现新款式。年糕方面,有椰汁口味,而加入咸蛋、眉豆、猪肉的咸年糕是来自广东中山的特色。萝卜糕的材料更千变万化,甚至加入鲍鱼,当然也有素食萝卜糕。

在澳洲的华人社区,网上食品店与华人店铺早就推出各式贺年糕点,除了年糕与萝卜糕,芋头糕与马蹄糕也会用来庆祝农历新年,都是寓意“步步高升”。
椰汁千層年糕New Year Pudding with layers of coconut cream
椰汁千層年糕New Year Pudding with layers of coconut cream Source: Wai Yee Yeung

糕点和虾饼

居住在墨尔本的汶莱华人Catherine Tan,是一名律师,在大家庭长大的她,每年农历新年是Catherine Tan最期待的时刻。

过年时,传统上汶莱华人家庭都会准备自制糕点,搭配一些外头买的糕点,“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像是马来糕、甚至也有人会做起司蛋糕。”Catherine Tan拜年时总喜欢品尝各家手艺,但她还是最喜爱母亲自制的辣中带咸的糕点。
Catherine Tan
Source: Catherine Tan
Catherine Tan的爷爷是福建人,在二战之后,辗转来到文莱生活。“汶莱的华人比例不到百分之10,总人口数不到四万人。”

在Catherine Tan家族的饭桌上,年菜以广东菜系为主,而受到马来西亚文化影响,汶莱华人家庭在吃完年夜饭后,也会来一道“捞生”。

此外,Catherine Tan的奶奶生前在汶莱创立了虾饼事业,坚持用“七公斤的虾做五公斤的虾饼”,做出扎实、满满虾味的虾饼。
Catherine Tan
汶莱华人Catherine Tan全家一起做虾饼 Source: Catherine Tan
Catherine Tan回忆,从过年前一个月,他们的虾饼生意订单就会应接不暇,一家老小全部投身赶出货,工作时一边无限循环地播放新年歌曲,制造出满满的年味。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回到汶莱过年的Catherine Tan表示,她仍坚持过年要有仪式感,会到超市办年货,邀请朋友们围炉、以及四处拜年。
Catherine Tan
汶莱华人家庭年糕 Source: Catherine Tan

干煎带鱼

中国人的年夜饭少不了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对于SBS普通话节目主持人Cindy Xie来说,干煎带鱼这道菜还有着别样的情怀。

她介绍说,在她还小的时候,母亲的单位逢年过节便分发海货,于是“东海带鱼更是我家冰箱里、饭桌上当时常见的鱼类之一”。

Cindy回忆到,当时仍是计划经济年代,领带鱼需要排队。一次,母亲没空,她便去排队。排在队伍前面人逗她玩,说:“你家大人呢?孩子不让领,你得空手回去了。”

当时还是小学二年级的Cindy翻了一个白眼,回答到:“没听过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吗?”

后来这个故事传开,被大家津津乐道,而干煎带鱼也成为Cindy心中难以忘怀的家乡味。

来到澳大利亚,Cindy尝试用这边能买到的材料还原这道小时候的家常菜。她说:“如果您要问我,带鱼配什么最好吃,我的答案是:四碗干饭!”
Fried beltfish
Fried beltfish Source: Cindy Xie

台湾年菜

有着多年顶级西餐主厨经历的Omar Hsu回忆起在台湾过春节的时光,脑中浮现的是那桌多元文化背景的年菜,“这点台湾菜跟澳洲菜很像。”

现居悉尼的Omar Hsu对SBS中文说,台式年菜十分多元、多样,从小到大,他们家每年的年菜都结合了日式、中式、港式等美食。

Omar家里经营日料店,他最爱的一款年菜,就是自家店铺研发的鳗鱼米糕。这道鳗鱼米糕是混血美食,在台式风味的米糕上,铺满了日式的蒲烧鳗,始终是他心中的第一名年菜。
Omar Hsu
樱花虾米糕 Source: Omar Hsu
而台湾家庭围炉必备一大瓮佛跳墙。据Omar的观察,在台湾,几乎所有餐厅的年菜菜单,都有这道经典的应景美食。

佛跳墙的内容物因人而异,高端一点的可能会有鲍鱼、乌参、鱼翅等,多使用的是台湾在地农产和新鲜现捕海鲜。
Omar Hsu
佛跳墙 Source: Omar Hsu
Omar坦言,台湾受到殖民、移民和外来文化影响,“台菜”的定义变得模糊暧昧,很难界定所谓“台湾菜”。他说:“台湾菜很像很漂亮的姑娘,非常美味,却很难捉模。”
台菜和澳洲菜都试图在本地风土人文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今年农历年,因为疫情没办法回台湾过年的Omar表示,他预计这个年会和团队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但技痒的他也会找上亲朋好友,在悉尼家中办一桌年菜、共享美食。
Omar Hsu
Source: Omar Hsu
您有哪些必吃的春节年菜?欢迎和我们分享!




分享
Published 12 February 2021 10:38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10pm
By Juncheng Guo, Wai Yee Yeung, Jennis Hsu, Cindy Xi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