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骗局防不胜防,留学生回忆被骗经历

从201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委员会”(ACCC)下属的诈骗监察服务Scamwatch共收到了98起在微信上被诈骗的举报,受害者被骗金额共计约198万澳元。SBS普通话校园通讯员Kate Tan在长达三个月的调查中接触到了共七名在微信中被骗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的损失从$726到$11,257不等。

Scam

Source: iStockphoto

图换汇差价,中国留学生损失近万元人民币

一位名叫Iris*的蒙纳士大学的学生在换汇时被骗走$2,000,在她不懈的努力下才收回被骗金额。

Iris称在今年10月11日在同学群加了骗子为好友。当天,Iris在该群里看到一个名叫“Owen”的用户发消息称:“我出澳币最近回国需要rmb”,她没有太多怀疑便联系对方。

Iris说:”这个微信群只有部分蒙纳士大学的IT专业的学生知道,我自己至少在那个群里换过三到四次汇,我太放心了。”

Iris用微信支付转给“Owen”¥9,637 (Aus$2,000)后,催促对方尽快将转账给Iris澳洲账户的截图发给她。没过多久,“Owen”收了微信支付的钱并拉黑了Iris。

Iris在该同学群跟群友说了遭遇后,大家帮助她找到了“Owen”的联系方式。“Owen”接到Iris的电话后坚称自己的微信号被盗。在经过几轮对峙后,“Owen”拉黑了Iris的电话。

Iris将此事报告给澳洲警察,然而警察并未对此立案。她还试图向国内警方报警,国内警方也拒绝调查。于此同时,她不停拨打腾讯客服电话。

Iris无奈地说:
当时官方互相踢皮球,微信说要报警才处理敏感信息; 澳洲警察说需要收款人澳洲账户才能展开调查; 中国警方说涉及境外管辖权,我们只能配合调查不能处理。
经过了两天的电话轰炸,Iris最终拨打通了腾讯客服,并告诉对方“Owen”声称微信被盗之事。腾讯因此封锁了“Owen”的微信支付功能。

至此,“Owen”才联系上Iris说可以还钱。两人在10月14日于蒙纳士大学考菲尔德校区附近的Commonwealth Bank见面。

“Owen”接受了SBS普通话记者采访的时候确认的此事,他声称在与Iris交流的时候自己微信号被盗号了。

“Owen”的老婆在电话中具体解释了事情发生经过:“当时我发现老公的微信被自动登出过许多次,我们没有收到Iris的这笔钱。”

上当后的沉默,多数学生被骗后因耻辱感不愿报警

Iris是接受SBS普通话记者采访的受害者中为数不多拿回被骗钱财的学生。绝大多数被骗学生一直没有将自己的遭遇报告给官方渠道。

一位姓Yang的迪肯留学生认为报警不会解决问题,通过微信举报骗子也没有用,。

Yang同学在去年共被提供折扣服务的陌生微信用户骗走$726澳元。Yang称自己冒险相信这些折扣服务提供商,是因为他使用过类似服务。他到澳洲留学后,曾使用过半价叫车叫餐服务来省钱。

Yang说:“这种服务可以说是‘万恶之源’,因为一般叫车叫餐不会有问题。尝到甜头后导致大家觉得用折扣价买机票或是购物都变成有可能的事情。 ”

他向SBS普通话提供了一个他信任的服务提供商。该服务商在微信朋友圈中列出澳洲各主流打车、外卖软件的图标。另外,该服务商还服务美国留学生群体。

该微信用户向SBS普通话记者介绍自己提供的服务:“叫车5折,送餐和电影票6折。支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然而该用户拒绝透露折扣的来源。

在Secureworks工作的网络犯罪专家Alex Tilley称,这些的大力度折扣服务提供商,多是使用盗来的信用卡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的团伙。

Tilley说:“这是网络犯罪团队将盗来的信用卡变现的一种方式。学生们使用这样的服务,一开始会得到较好的折扣。但是突然他们购买的服务被取消了,学生才发现对方使用的是盗刷的信用卡。”

一名蒙纳士大学不愿具名的学生去年8月被盗刷信用卡团队骗走了 $11,257 澳元。 当时这名学生错过了交学费的最后日期, 她在一名同学的朋友圈中看到了对方可以帮助提供8折的学费折扣,于是她联系了该同学。

这名学生说:“由于我的银行不让我转账超过1万澳元,所以我取了现金。我在 Monash College的市区校区将这笔钱交给了对方。剩下的钱我在微信支付转给她。”

第二天,即8月15日,这名学生收到了一封来自于 Monash College的学费报表,上面显示她需交的学费是$0。这意味着她的同学成功帮助她提交了学费。

然而过了一个多月,这名学生收到了Monash College一位老师的电话说她学费没有提交成功。在9月12日,一封新的学费报表发送到她的邮箱,上面显示她的待交学费为$14,250。

这名学生将学费补交齐全,并不停催促她的同学将自己的钱还给她。然而截至今年10月,该同学只还了大概 $2,000。

这名学生称自己不报告给警方是只想对方还钱,另外她对自己受骗感到耻辱:
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想要贪小便宜,结果我损失了更多。
SBS 普通话记者联系上了该学生的同学,她承认她负责代缴的学费是由盗来的信用卡刷的。在去年8月左右她所经手的许多代缴的学费被信用卡主取消,所以现在她还欠许多同学的债务。

这名帮人代缴学费的学生说:“我也是受害者,我的上家拿了钱然后跑了。”

她拒绝透露“上家”的具体信息,称:“她有我的家庭信息,我的电话和我的护照具体信息,我之前被威胁过。”

这名同学依然在朋友圈兜售折扣机票、酒店以及水电费服务。她说现在的公司跟以前的没关系,她继续提供折扣服务是为了还清之前欠下自己同学的债务。

专家提醒: 不贪小便宜,莫要因小失大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2019年澳洲共有超过150万微信用户。在澳洲生活的约62万的留学生,是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在登陆澳大利亚后,中国的留学生加入不同微信群。在这些微信群中,同学们分享租房、二手物品买卖信息。要是没有妥善的管理,微信群中很容易混杂进入骗子。

Steven Si, 是一个分享二手物品及转租信息的微信小程序平台Woowo的营销经理。他称从去年开始平台运营的一年之间,有许多在Woowo上发布二手信息的留学生被骗。

Si先生说:“今年5月份的时候学生被骗的数量多,当时每天都有5到10个案子报告给我这里。那个时候留学生准备考试以及回国,非常忙碌,所以心理防线比较低。”

他介绍称骗子看到学生放在小程序上的物品,一般不管怎样价格都买,降低受害者心里防备。双方联系上后,骗子就会骗取学生到信任,说自己有点急事借钱。一般骗子收完钱便消失了。

蒙纳士大学犯罪学高级讲师 Lennon Chang分析称人们容易被骗,是因为他们比较容易相信别人。

Chang博士说:“中国学生是比较容易受害的群体,因为澳洲对他们来说是新的环境。如果有人跟他们讲中文,学生会认为是自己的老乡,因此会相信对方。”

他希望同学们提高警惕,并提醒受害的学生将被骗的经历报告给澳洲官方。

“虽然警方可能不想管这样的事情,但是学生可以报告给 ACCC,ACORN。案件到一定数量后,警察会跟进的。”他说。

*为化名

分享
Published 25 November 2019 12:08pm
Updated 25 November 2019 12:20pm
By Kate Ta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