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断两年后 华裔老人们回归舞台演奏生命乐章

4月23日下午两点,墨尔本东南区丹德农(Dandenong)的一个小剧场里,阔别舞台两年多的戴锦宗,刚刚结束了自己的第一场“回归”表演。

Chinese migrants perform in a concert on Saturday, their first since the pandemic began

Chinese migrants perform in a concert on Saturday, their first since the pandemic began.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要点

  • 不少华人移民后选择把父母接到澳洲一起生活,但如何适应新生活对很多华人老人来说是个难题
  • 墨尔本各地华人社团给在澳老人们提供了抱团养老的机会,减轻了他们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随着维州疫情限制再次放宽,被暂停的华人社区活动也逐渐开始复苏

这位77岁的马来西亚华人于1989年移民澳洲,退休前一直从事IT行业。由于从小就很喜爱音乐,戴锦宗于2010年受朋友之邀加入了墨尔本的“澳华乐社”。

这是由一群志同道合、喜爱音乐的华人老人们组成的民间艺术团体,成立于1990年,现有8名活跃成员。戴锦宗作为该乐社的秘书,是唯一一名会说英语的成员,疫情前,他负责和政府联系、筹办各项活动。 

这场原定于2月份的元宵节音乐会由于新冠疫情被推迟了两个多月,终于在维州进一步放宽防疫限制的第一天顺利举办。

该解封措施包括维州的密接人群不再要求隔离、口罩强制规定解除(医院仍需佩戴口罩)、进入任何公共场所无需出示疫苗接种证明等,自4月22日晚11:59开始生效。

戴锦宗又重新忙碌了起来。
Dandengong Concert
4月23日,澳华乐社的元宵音乐会在被推迟了2个月后终于顺利举行。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华人社团让父母的澳洲生活不再孤独

除了戴先生所在的“澳华乐社”以外,这场音乐会的表演者还有来自墨尔本各地的华人社团。

70岁的初桂琴来自Springvale区的“邻里之家”(Springvale Neighbourhood House),为了给自己社区的节目捧场,今天没有表演任务的她坐在了观众席上。

初桂琴曾是北京一所中专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女儿在澳洲结婚生子后,她和老伴儿也于2010年先后来到墨尔本,和女儿一起生活。 

刚来澳洲的头两年,初桂琴不认识任何人,平日里也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她整天呆在家里,从一名学生管理人员变成了专职带孩子、做饭的“全职主妇”,时间长了心里比较郁闷。

初桂琴告诉SBS中文,偶然的一个机会下,她加入了Glen Waverley的华人社区。之后,她在澳洲的老年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
Dandengong Concert
跟随女儿移民澳洲后,初桂琴在来澳的最初两年很难适应新生活。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在社区中,她接触了不少新鲜的活动,交际舞、民族舞、太极拳、乃至舞狮,她都是从零学起。

“最初为了锻炼身体,跳着跳着时间长了觉得挺有乐趣,就有这个信心学下去。”

疫情之前,初桂琴每周参加三次社区活动,遇上节假日,还会表演节目。“周一我去Glen Waverley跳交际舞,周四去Springvale跳广场舞,有时也去Clayton。”

初桂琴说家人也很支持她参与社区活动,“多结交朋友心里比较开心,多运动也锻炼身体,时间长了生活很充实。” 

疫情让初桂琴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区活动的重要性。“[疫情]三年在家憋的,实在是太难受了……疫情之后和朋友接触觉得特别亲切,可算是回归了。”

华人社团抱团养老

和初桂琴一样,在子女移民后选择来澳洲生活的华人不在少数。

据澳大利亚内政部数据,2020/2021财年父母移民签证总申请量为14,827份,比前一年增涨17%(12,664份)。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每年提供1.5万受资助父母(临时)签证(Sponsored Parent (Temporary) visa/870 Visa),允许符合条件的父母在澳洲停留3或5年。

而如何适应澳洲生活是这些初来乍到的老人们要面对的首要难题之一。
Dandengong Concert
戴锦宗加入澳华乐社已经超过20个年头,音乐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戴锦宗告诉SBS中文,加入澳华乐社22年间,他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玩音乐”,此前,他们还一起参加了丹德农市议会举办的和谐周活动(Harmony Square)。

除了自己参加社团活动外,戴锦宗还会组织不同的华人社团一起表演。“提供一些他们娱乐的场合、娱乐的时间,他/她[弹得]好不好不要紧,他有来就可以了。” 

和戴锦宗秉承着一样观点的还有Springvale“邻里之家” 的会长陈诗桀。他于1990年来到澳洲,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32个年头。 

据陈诗桀介绍,“邻里之家”已经成立20年了,现有成员30名左右,平均年龄超过60岁。他们会不定期去市政府、学校、老人院表演太极、旗袍、朝鲜舞等节目。

除了希望社团成员们能收获健康和快乐,陈会长还表示想通过表演来传播中华文化。

“我们要把中国的文化、旗袍的风俗、都表演出来给澳洲的朋友看。我们是希望澳洲和中国友好。”
Dandengong Concert
“邻里之家”不定期在学校、老人院等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表演。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表演者是为了老人的快乐”

当身穿一袭粉色长裙、头上别着一朵大红花的潮剧表演者冯巧儿登台的时候,整场音乐会的气氛被带到了高潮。

冯巧儿自15岁开始学习潮剧,接受了3年的专业训练。1985年,她从广东汕头来到澳洲,之后上班、结婚、生孩子,除了每年春节和平时社区练习外,她一度不再登台表演。

但这次接到音乐会的邀约时,冯巧儿觉得这对老人们来说是个好事,她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她说每次在台上表演的时候自己都“很开心,我很喜欢把我这个好的心情[传递]给大家。”
Dandengong Concert
潮剧表演者冯巧儿表示很开心自己能给老人们带来快乐。 Source: Yue Gong/SBS Chinese
和传统潮剧表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英国歌手保罗·戴克斯(Paul Dykes)演唱、戴锦宗笛子伴奏的歌曲《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戴克斯自1980年起一直生活在澳洲,一直从事乐队表演。由于儿子在一家中美合资的公司工作,他曾跟着儿子去过几次被称为“中国硅谷”的深圳。他说自己“特别喜爱”那座城市,因此,也爱上了中国文化。 

此前,戴克斯曾和戴锦宗在Springvale的另一场华人社区演出中合作过,他说自己很享受那次演出。因此,当戴锦宗告诉他,自己将举办这场音乐会时,戴克斯欣然加入。

被问及华人观众和西方观众有何区别时,戴克斯表示:“中国人比较喜欢呆在自己的文化圈,有些人即便移民到了海外,但在他们中很少能听到西方音乐,尤其是对老一辈的人而言。”

作为整场音乐会唯一的西方面孔,戴克斯表示自己很荣幸。

“这是件好事,能让音乐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只局限在中国人、或者中华文化,”他说。

(本文系SBS中文普通话节目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或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26 April 2022 12:48pm
By Nicole G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