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证交所为何集体质询中国在澳上市公司?- 魏睿昊

澳大利亚股市的财报季刚刚过去,但澳洲股市显然并没有消停,而且在上周传出了一个与所有“中概股”有关的重要消息:澳洲证券交易所(ASX)向50所在澳上市的中国公司统一发出“询问信”,要求这些公司针对是否知情并受到中国外汇流出管制的影响作出相应地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作者:魏睿昊,转载须经许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text

The 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 is expected to open higher when trading resumes on Monday. (AAP) Source: AAP

事情的起因是在8月底时,在ASX挂牌上市的鼎盛鑫融资担保公司(Ding Sheng Xin Finance,ASX:DXF)未能按时披露17财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并主动要求停牌交易,引起了证交所的关注。鼎盛鑫暂未说明财务数据没有披露的具体原因,但考虑到最近中国方面针对海外投资监管新政的调整,证交所需要核实这到底是个别事件,还是因政策因素影响的群体事件。

事实上这也不是ASX第一次做这种集体质询,就在两个月前的7月初,由于坦桑尼亚颁布了新矿业法案,强制性要求当地政府持有采矿项目16%的股权,并提高了矿业出口的特许权使用费,令得多家在坦桑尼亚有投资项目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这使得澳洲证交所不得不对所有受到影响的矿业上市公司做出停牌处理,并对这些公司是否能够继续满足上市公司经营要求做出再审核。

不过这一消息还是令得本就对诸多来澳上市的中国公司比较敏感的市场神经更加紧绷,也体现出了中国政府针对不少资金出境愈发严格的监管。中国国务院此前刚刚发布重磅通知,列出一系列限制和禁止开展的境外投资活动,严格控制境外投资活动。其中,房地产、酒店、影院、赌场和体育俱乐部类的投资为明确限制项目。但就在澳上市的中资公司类型来看,大部分公司主要从事的是资源类业务——包括金属矿、能源和农业类公司,还有不少公司是IT、消费品和金融板块,因此这些上市公司大都不在中国的资金出境限制清单之内。此外,中国严格控制的主要针对的是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大型并购案,这些上市公司明显也不完全属于主要的打击范畴。

所以在质询发出之后,几乎所有中国背景的上市公司都很快给出了答复,而且一律表示并没有受到任何相关资本管制的影响,并指出鼎盛鑫事件可能只是个案。但官方说法是一回事,实际操作中目前所有想要通过官方途径转出的资金都会面临复杂的监管程序,下面我们就简单截取几家在澳洲上市,处于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作为例子,来看看他们所面对的这一政策风险:
asx chinese
Source: Supplied by Julius Wei
从以上的这些企业情况可以看到,基本上可以看到中国在澳上市企业按业务和资金所在地域的情况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姑且可以叫做“纯中国企业”,是风险最高的一类企业。比如像上面这份列表里的中国乳业、家家富、富侨和太阳桥这样的,这些公司的所有业务、资产和资金都发生在中国,只是通过第三地(比如香港等)的桥梁在澳洲设立了一个控股母公司上市,在中国以外没有任何实际资产、资金和业务。虽然在“理论上”他们都有合法的名义将钱转出来,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着诸多阻碍。最典型的当属富侨,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盈利水平依然不错,而且上市后也曾经有丰厚的分红,但最近的一次分红却被卡在了中国国内无法出境,使得海外股东的所有权益看起来都成了“纸上谈兵”,也就难怪股价在过去半年中一泻千里。不难想象,其他这几家公司如果真的需要换汇来支付股息或者用于澳洲资产并购等,都会面临同样的困难。

第二类可以叫做“走出来的中国公司”,这里面包括已经在上市前后将部分资产转出中国国境,并且在澳洲拥有资产和收入的,比如像博源、ECargo、99无限、中国镁业等。尤其是像博源这样在澳洲的资产还能够产生正现金流,使得其至少有足够的本地收入来支付基本的澳洲总部运营成本和上市合规成本等。但这些公司在澳资产和业务占总体比重较小,依然以博源为例,其澳洲收入仅有几十万澳元,如果要支付股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三类可以叫做“伪中国公司”,主要是公司基本已经走出国门,其收入和市场并不依靠中国本土,上面列表里的一元国际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所有收入都是美元结算后留在澳洲总部。从业务角度来说中国其实只是一个生产基地,根据生产和设计成本将部分美元转成人民币进行支付,确实不存在外汇管控的风险。这基本成为了一个总部在澳洲,生产在中国,销售市场和订单来自全世界的典型小型跨国公司。

从以上这些比较可以看出,第三类公司才是来澳洲上市的中国公司最典型的路径——即利用澳洲作为跳板成为走向全球市场的跨国企业。然而遗憾的是,真正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中国公司却只是凤毛麟角,这也成为了澳洲“中概股”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作者:魏睿昊,转载须经许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sbs mandarin social
Source: sbs mandarin



分享
Published 11 September 2017 12:13pm
Updated 13 September 2017 12:28pm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