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中的“偶然英雄” 袋熊洞穴成避难所

袋熊的洞穴在地表之下相互联系又错综复杂,它们能够与地面环境较好的隔离。据悉,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会使用袋熊的洞穴来避难。

File photo of a wombat.

File photo of a wombat. Source: AAP

最近社交媒体出现了许多关于山火的暖人新闻,其中你会看到袋熊引领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它们的洞穴躲避山火。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的有关英雄袋熊的传闻并非完全属实,来自Charles Sturt大学的Dale Nimmo就要为您揭开英雄袋熊的神秘面纱。

偶然英雄

A wombat is seen at Cleland Wildlife Park, Adelaide, 2018.
A wombat is seen at Cleland Wildlife Park, Adelaide, 2018. Source: AAP
在山火期间,袋熊确实为其他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地下的庇护场所。袋熊的洞穴在地表之下相互联系又错综复杂,它们能够与地面环境较好的隔离。据悉,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会使用袋熊的洞穴来避难。

 一项研究发现,南部毛鼻袋熊的洞穴拥有28个入口和近90米的隧道。与地表温度相比,洞穴内部的温度很稳定,每天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而这样一个热缓冲区能在大火中起到相当大的帮助。

Image

2015年的一项研究在34个南部毛鼻袋熊的洞穴安置了摄像机,结果发现有10种野生动物会暂居袋熊的洞穴,而其中6种属于常客。

这些不速之客包括小型的袋鼠、蜥蜴及鸟类,记录发现小企鹅共使用了27次袋熊的洞穴,而黑脚岩袋鼠(black-footed rock wallaby)使用洞穴的频率甚至高过了袋熊——它们在8周访问了洞穴2000次,主要是为了躲避鸟类猎食者。

除了袋熊外,兔耳袋狸及小型的草原袋鼠的洞穴也会被其他的野生动物光顾。

狡“熊“三窟

penguins in a wombat burrow on wedge island
Penguins checking out a wombat burrow on Wedge island. Image by Bertram Ostendorf/University of Adelaide Sourc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一只袋熊不会仅有一个洞穴,2012年的一个研究发现了一只袋熊的14个“地下庄园”。

即便袋熊的生活方式被理解为“久坐不动”,但是另一个研究发现,一只袋熊的平均“住宅面积”是172公顷。它们会在一处洞穴住上几晚再搬到另一处。

这也就意味着,许多袋熊的巢穴是空置的,那些不速之客没有必要同袋熊来共享这些洞穴。2007年的一个研究发下,只有三分之一的袋熊洞穴真正在被其主人使用。

那袋熊会如何对待那些不速之客呢?据悉,袋熊不愿意同其他的袋熊共享自己的巢穴。Barbara Triggs也曾在她的著作《袋熊》中提到一只在洞穴中被袋熊追赶的狐狸。

袋熊洞穴中各种生物尤其是在大火期间的神秘交互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但是,袋熊及它们的居家旅客在大火之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比如食物的短缺和如何在缺少树木的遮挡之下躲避猎食者。

(本文系SBS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



 


分享
Published 16 January 2020 5:28pm
Updated 16 January 2020 5:40pm
By Dale Nimmo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BS New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