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仿照“小汤山模式”建设临时医院收治新型肺炎患者

武汉将仿照2003年北京小汤山模式,在武汉市蔡甸区建设临时医院以收治新兴管型病毒肺炎患者。

网络流传的武汉临时医院选址

Source: 楚天都市报

武汉市政府已要求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仿照2003年北京小汤山模式,在武汉市蔡甸区建设临时医院以收治新兴管型病毒肺炎患者。

23日晚起,多份微信群聊天截图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截图中的消息要求“武汉地区项目经理”尽快动员尽可能多的资源为建设新医院做准备,包括大小挖掘机、平板车、及大量集装箱。

当晚,中建三局内部人员向中国澎湃新闻确认了此消息的真实性。武汉政府要求中建三局在六天内于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建设起一所医院。医院将采用板房形式,初步计划将有1000个集装箱式病床。但具体容量尚未确定。设计图预计将于今晚完成。
网传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医院规模。
Source: 楚天都市报
目前,建设医院所需的施工设备及医院将需要的医疗设备和物资正在筹备当中。

此前,有武汉医护人员表示武汉地区医院已经饱和,难以收治新病例。社交网络上也出现多起疑似患病病人被拒绝住院的求助信息。
23日凌晨,武汉当局突然宣布“封城”,包括市内公交、地铁、轮渡和长途客车、火车、飞机在内的公共交通在上午10时停运。

该措施一度造成恐慌。由于宣布和实施之间有近8小时时间差,部分市民和外地游客选择在交通被切断前连夜离开武汉。高速公路收费站周边大量堵车。社交网络上有消息称武汉医护人员由于公共交通停运无法上下班,甚至遭到出租车拒载。

23日下午,武汉周边高速关闭。

“小汤山模式”

小汤山模式是指2003年4月非典疫情爆发期间,中国政府在北京郊区小汤山镇迅速建成一所全球最大野战传染病医疗点,并收治全国非典型肺炎病例的措施。
小汤山,北京,2003
Source: Mark Ralston/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从2003年4月22日晚动工到4月30日交付使用,整个建设过程持续7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容量1000张病床。随后中国派遣军方医护人员进驻,并在5月1日开始接收非典病人。

该医疗点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收治了中国约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小汤山医疗点的建成被认为是中国非典疫情的转折点。这一系列措施被称为“小汤山模式”。

小汤山医疗点已于2010年被拆除。


分享
Published 24 January 2020 11:59am
Presented by Zhuo Ya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