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精英中学数量比其他各州总和都多,原因何在?

在州长贝瑞吉克莲宣布将建第49所精英中学之后,新州的精英中学总数比其他各州的总和都多,这是为什么?

Selective schools in NSW

Source: The Feed

新州州长贝瑞吉克莲宣布将建第49所精英中学,这引发了很多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团体的强烈不满。

所谓精英中学,是公立学校的一种,旨在为不同社会等级家庭出身的成绩优异的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但是研究一再发现,就读精英中学的孩子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

目前新州已经有48座政府全额或部分资助的精英中学,这比其他各州的总和还多。以维州为例,只有四所精英中学。

悉尼大学副教授Craig Campbell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介绍了精英中学的历史。他说,在过去的150年中,新州应对高中教育需求的方式与其他各州不同。

澳洲公立学校简史

澳洲各州的公立高中教育历史不尽相同。新州的公立高中始于1880年代,而维州则到了一战前夕才有。昆州起步也比较晚,因为此前的资金用于该州的初中文法学校。

维州发展高中教育的方式不同,热衷于非公立学校,首先是私校、之后是教会。学院都是给那些富裕家庭和从事专业工作的中产阶级家庭服务的。

相对的,新州中产阶级从19世纪晚期就开始使用公立高中教育。例如福特街高中(1849)、悉尼女子高中和悉尼男子高中(1883)、北悉尼女子高中(1914)和北悉尼男子高中(1915),以及之后的赫尔斯通农业高中和詹士鲁斯农业高中(1959)从一开始就是择优录取的精英中学。这些学校由精英管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难以就读。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students behind the viral video.
Sydney Boys High School students behind the viral video. Source: Facebook/SBHS
在1890年代,新州工党呼吁为工人阶级年轻人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以及为所有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更富有技术性的教育。由于普及中等教育的需求上升,在1920年代发展出一套平行的系统,为“没那么聪明”和“不太可能取得成功”的人设立学术教育体系。

因此介于初中和高中之间的中心学校、家政学校和初级技术学校得以建立,它们旨在为工人阶级年轻人职业发展而设置。这开启了就业指导的伟大时代,通常是通过智力测验来评定。

学校依据智力高低来分类。这样的体系在20世纪晚期受到批评,指其让孩子由于教育分类而导致未来发展受限。随着二战之后经济发展,希望通过建立更多学校和高中来打开机遇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导致引入了综合类高中。它们可以接收所有的年轻人,而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小学成绩影响。

时任新州教育主管Harold Wyndham发表1975年报告,推荐用综合类高中取代之前的教育体系。所有的高中都改为综合类高中。

通过1960年代早期的Wyndham方案,新州是最早接受综合类高中的州。技术学校最终被关闭。按照该方案,新州很可能最终没有公立精英高中。维州则选择不同道路,在高中和技术学校双轨系统并行。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 of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in Australia.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 of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in Australia. Source: AAP
但是Wyndham方案并非适用所有人。老一代的学者、家长团体和内城的精英中学,如福特街高中,联合起来强烈抵制学校变成综合性高中。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精英专业中产阶级,比同期的维州的学校要多。

随着Wyndham方案在1960年代逐步推行,很多择优录取的精英学校,比如纽卡斯尔高中,都变成了综合性高中。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都如此。一些精英学校得以保存,它们大多都在悉尼内城区。

福特街高中、悉尼和北悉尼的四所单一性别高中还有两所农业高中制定了一个制度性基础,使得后来在1990年代新的精英学校成立之时有迹可循。

为什么一小部分精英中学得以存活?

在1970和1980年代,有两个论点提高了精英学校存在的合理性。

其一,精英学校数量太少,不会影响综合性学校的效力。后者可以吸引、保持和促进在学术能力上的机会。

其二,精英中学为公立教育系统创造了优异的考试成绩。这符合公众对于公立教育的预期——新州最好的学校是公立的。

1988年新州Greiner联盟党政府教育部长Terry Metherell希望能建立社会公平:为什么大多数贵族化的内城区域的中产以及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能够上精英中学,而其他外城区的就不可以?

他决定新州需要更多精英中学,至少在悉尼外围、纽卡斯尔和卧龙岗是如此。因此Wyndham方案被搁置,新的精英学校获得资助,通常的做法是把之前改为综合性学校的精英学校变回来。
Public Schools
Source: NSW Government
当Carr工党政府在1995年执政后,推行综合性学校的民主愿景已经太过遥远。

Carr政府对于公立教育精英选拔的贡献是把一些综合性高中部分变为了精英学校。

不仅仅是设立精英学校,还有在新的双系统学校中设立另一个精英选拔系统。比如新镇表演艺术高中,它的入学是精英选拔系统,但是本地学生还可以通过综合性学校的系统入学。

从历史上看,专业人员和富有抱负的中产阶级在管理自己的孩子时最为成功,他们能够确保孩子们进入精英学校并取得成功。

随着1970年代晚期青年失业率的上升,寻找对孩子有利的学校的焦虑有所增加。焦虑感最初存在在中产阶级当中,但最后扩大至全社会。

最近,新州精英学校的传统英裔澳洲家庭在与移民家庭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许多来自南亚和东亚的移民家庭,他们更加坚定地要让孩子进入精英学校。

无论年轻人是来自移民家庭还是其他群体,这些精英学校或精英体系中的学生通常会被寄予更高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进入更有声望的大学。
Sydney University quadrangle is seen reflected in a water puddle in Sydney, Thursday, July 6, 2017.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Sydney University quadrangle is seen reflected in a water puddle in Sydney, Thursday, July 6, 2017. (AAP Image/Mick Tsikas)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自1980年代以来,教育市场得到了加强。联邦政府故意增加非政府学校的数量,并使父母在经济层面上更容易让孩子入学。州政府则重新引入了公立学校的差异化(例如体育、语言、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高中)。

综合学校的理念——一所为社区中的所有青年提供共同课程的平民学校——并没有得到维持。许多在高失业率地区的综合性公立高中既没有持续入学率,也没有推行广泛或全面的课程。

新州一小部分精英学校的存在,在政治和社会中得到左翼和右翼在战略和忠诚度上的支持,使得精英制度从1980年代开始迅速扩张,特别是当公共政策开始响应市场狂热时——而这不仅仅发生在学校身上。

本文作者为悉尼大学副教授Craig Campbell,英文版最早刊发在


分享
Published 23 July 2019 4:36pm
Presented by Dong Xi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