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热线】怕歧视?怎么教孩子“怼”回去

Bullying

Source: Getty Images

疫情当前,有消息说,有中国移民的子女在学校被同学戏称为“冠状病毒”。这时候怎么教育子女在学校“怼”回去不吃亏?


心理咨询师曲韵说,第一,二年级也就是year 2以下的孩子因为年纪小,对同学的话究竟是嘲笑、关切还是惊讶,往往未必都能听懂。如果家长过度给孩子打预防针,可能反而容易让小朋友反应过度,对待正常的询问表现得也像一只刺猬。

第二,家长要培养孩子学会分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自己就不能乱贴标签,否则反而容易带孩子跑偏引起他们的负面情绪。

第三,如果真的遇上歧视也不用焦虑。可以根据自家孩子不同的状况,各家想出不同的高招。直接怼回去,找老师,幽默地反嘲笑或者严肃认真地跟对方讲清楚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曲韵说,遇到孩子回家闷闷不乐不开心,家长要做的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安抚而已。尽管必要时候需要家长需要出面,但她认为如果孩子只是一两天不开心,可以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磨练跟同学相处的社会性。

她说,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所以家长的工作不能止于安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扩容、成长,从经历中学会分析别人,分析自己,学会调用各种办法和资源,面对和处理问题。

欢迎点击封面图片收听详细采访。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