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专家Ray:长期目睹或经历家暴的孩子具备行为能力后,喜欢打架斗殴的比例达85.3%

Child protection

Source: SBS

言传胜于家教,都说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净土,可是并非所有的家庭和父母都能明白或实践这一点。长期目睹父母的暴力行为、受到过份的侮辱,以及恐吓言语的管教方式,过多的以爱的名义进行的道德绑架,这些软硬兼施的“教育手段”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某个特定而又毫无征兆的时间点全面爆发。前段时间留美北大学生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的报道就可管中窥豹。


本台记者谢欣连线了往返中澳间的悉尼大学犯罪学硕士、法务工作者Ray He,听他用一组组数据来告诉我们,长期目睹或经历过家暴的孩子具备了行为能力后,在也不归宿、打架斗殴、看黄色录像杂志、小偷小摸,以及向他人强行索要财物的比例有怎样的体现?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