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网购上瘾的情况吗?

online shopping

Source: Flickr

新冠病毒的封锁令及检疫隔离等抗疫措施,令不少人出现精神压力,其中亦有不少人选择透过增加上网时数甚至进行网上购物作为减压手段。


与喝酒、进食减压、看电视或上网一样,适当上网购物实在并无不妥,亦无太大坏影响;但一旦过量就成为了一个无法扭转的生活习惯模式。

究竟我们如何得知自己确实出现网购成瘾?而出现问题时又应该如何处理?


要点:

  • 即使未必花费大量金钱,花大量时间浏览网上购物平台亦可能属成瘾迹象
  • 不少人尝试以购物或浏览购物网站,补偿自己未能应付的心理困扰
  • 思考一些更有效率及令自己满足的处事方式或反应,取代网购的冲动
表示,一般而言,行为成瘾基本

(一)考虑到个别情况,有关行为显然属过量。
(二)情况足以对个人或其他重要人士的生活,构成严重的困扰或伤害。
(三)不计回报,坚持作出有关行为。

当然,前往超级市场或市集购买日常必需品或食物,甚或在疫情爆发期间在网上购买健身用品、办公用品或口罩等,一般都不会被视为行为成瘾。

但若读者发现自己出现以下的状况,则很可能已属网上购物成瘾:

  • 使用大量时间进行网上购物;
  • 购买量较自己所的需要更多;
  • 难以制止自己购物,即使很多情况下都对所购买的产品不太满意或满足。
同时,若出现人际关系或财政困难等问题,亦是其他揭露可能出现网上购物成瘾的主要迹象。

学者指出,即使成瘾者可能未必花费大量金钱,但使用极大量的时间浏览网上购物平台亦已构成即时反省甚至干预改进的必要。
Shoppers in Pitt St Mall, Sydney. However, online shopping has accounted for a quarter of all revenue.
Source: AAP
对于不少人而言,购物可能属社交或休闲活动,令其感觉更良好;而渴望感觉良好(而非感觉恶劣)可以令人产生的渴求。

诺伯格副教授指,有研究证实,强迫性购物可能与有关。

同时,当人尝试补偿自己未满足的(例如感觉自己能干、称职、有能力控制情况或能与他人建立关系等),就可能出现购物成瘾的现象。

部份人若,可能会购买一些令其感觉舒适的产品;若感觉或出现的时候,亦可能出现强迫性购物的情况。
基于这些原因,在面对大流行疫症的时候,很多人面对社会、工作、家庭生活情况大幅度改变,以进行网上购物的方式应付压力,实在不足为奇。

有数据显示,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特别是当局实施严格留家限制的时候,澳洲人在网上购物的次数及消费量
melbourne lockdown
Source: SBS
学者建议,若网上购物或浏览购物网站正干扰读者的正常生活,可采取多个策略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探讨一下

购物成瘾是否由于面对苦闷、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因而希望以购物令自己情绪有所改善或纾缓?你是否经历睡眠不足或不良饮食习惯?网上购物的习惯是否普遍在指定时间或情况才出现?举例,你是否在饮酒后、在浏览社交媒体后、或在躺在床上休息期间,进行网上购物?
Commonwealth Bank has found abusive messages in the transaction descriptions of scores of customers.
Commonwealth Bank has found abusive messages in the transaction descriptions of scores of customers. Source: Getty
然后,就应思考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应付上述导致购物过度的任何因素。

若你在面对某些情况是较容易作出冲动的表现,应学习制止这些冲动反应,细心思考一个有较少冲动但又更有效率及令人满足的处事方式。学者认为,,将能得出更为理想健康的结果。

要减轻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可与友人通电话或互传短讯、进行(如浸浴或看书)、做运动、建立个人兴趣喜好等,都能令人感觉得到他人支持、放松心情及拥有才华。

当你知道自己有什么活动可取代购物的时候,就应制定一个明确的日程表。制定时间表将能协助你,并减少上网购物的时间。
此外,你亦应自己的购物行为,包括:

  • 在购买食物或日常必需品前明确列出购物清单,并严格按照清单购物;
  • 限制自己上网的时间;
  • 限制自己购物的金额;
  • 可行的话,尽量使用银行卡而非信用卡,确保自己不会「先使未来钱」;
  • 避免使用Afterpay等「先买后付」服务;
  • 若拥有多张信用卡,亦应考虑削减信用卡的信用额。
Family Shopping Online
Source: iStockphoto
学者补充,若依然无法自行解决购物成瘾的问题,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家庭医生将可转介个案予专业护理人员,为你制定一个的;而国民保健计划(Medicare)更可提供每年十次单对单及十次小组形式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务。

若上述内容对读者构成不安,又或你对所认识人士的情况有所忧虑,请即致电 Lifeline 13 11 14。
在澳洲,所有人必须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离。

目前可在澳洲多个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测试。如出现伤风或感冒症状,应致电家庭医生或拨打 1800 020 080 致电「全国新冠病毒健康资讯热线」,以安排进行测试

联邦政府推出的追踪新冠病毒的应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机中的应用程式商店下载

SBS 致力为澳洲多元社区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资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最新报导,请前往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