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果汁发现霉菌毒素,吃水果如何避免摄入棒曲霉素?

When kid should be given juice?

When kid should be given juice? Source: Pixabay

什么是棒曲霉素?它来自哪里?


近期,新州食品管理局召回一批进口的Appletiser果汁饮料,原因是其中棒曲霉素(Patulin)含量过高。

新南威尔士州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赵剑博士表示,棒曲霉素主要是由一种青霉菌所产生,瓶装果汁中发的棒曲霉素往往是生产环节有水果发生霉变。

他说:“霉菌毒素都是小分子……一般来说普通的果汁生产那种温度是不会把它破坏掉的。”
赵博士表示,澳大利亚目前没有饮品和食品中的棒曲霉素含量设定限制标准,但世界卫生组织有严格标准。

进口到澳洲的食品和饮品是否都需要经过抽样检查?消费者在平时的饮食或购买食品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降低摄入棒曲霉素的可能性呢?

请您点击收听详细内容。

(本文系SBS中文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来函联系:chinese@sbs.com.au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SBS致力于用60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