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双非儿童】丁学良:10年增长50多倍,仅深圳一带到今年初双非儿童20万

Children of Hong Kong SAR permanent residents living in Shenzhen queue up to present their travel documents at the Hong Kong immigration checkpoint at the Lowu border on their way back to Shenzhen after they finished their day in the schools in the SAR.

在香港读书的“双非儿童”过海关回深圳家中 (Photo by David Wo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Sourc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哈佛大学博士、知名学者丁学良教授表示,从2001-2011年10年间,“双非儿童”增长50多倍,周一到周五过境场面壮观到不敢相信。


香港自今年6月9日起,因修改《逃犯条例》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游行,使得整个香港社会几乎被全世界无死角、全方位关注。但是,做为香港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双非儿童,却在焦虑与喧嚣中罕见地保持着相对的平静。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著名学者丁学良教授表示,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按照英美法律体系,在没有考虑任何经济和财政后果的情况下,判定所有在这之前,内地父母在香港生下的孩子拥有香港居留权。而这种做法相当于给所有中国内地关注于此的父母一个巨大的召唤力。结果,香港2001到2011年的10年间,双非儿童人数增长了50多倍。

因为工作关系,丁学良教授经常往返深圳香港两地,根据他的观察,在学校开放期间,每周一到周五下午,香港与深圳间排队过境的双非儿童的场面可谓壮观到不敢相信。丁教授将观察的结果与香港《信报》财经月刊的数据进行核对后发现,仅仅以深圳为中心的一块,到今年年初双非儿童的人数就达到了20万。

双非儿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产生双非儿童的根源是什么?香港对双非儿童的政策前后发生了怎样的重大改变?欢迎收听本台记者谢欣对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知名学者丁学良教授的专访。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