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5月4日)

儲備銀行於昨日宣佈加息之後,行長洛菲利預期於未來幾個月將會再進一步加息,以打擊通脹。

How an interest rate rise will affect you

How an interest rate rise will affect you Source: AndreyPopov/Getty Images/Canva Pro

預料再加息0.6厘 全數轉嫁至按揭客

儲備銀行於昨日宣佈加息之後,行長洛菲利預期於未來幾個月將會再進一步加息,以打擊通脹。

儲備銀行議息會議後決定將官方利率從0.1厘的歷史低位,提高到0.35厘,加幅比經濟學者所預期為高。

四大銀行已經先後宣佈會將加幅全數轉嫁至按揭客戶身上。平均貸款50萬元人士,每個月將要額外負擔65元,而貸款100萬元者,每個月就會增加130元的負擔。

今次是自2010年11月以來首次加息,亦是2007年以來首次在聯邦大選期間加息。

洛菲利預期會再進一步加息,以保證通脹率回落到2至3%的目標水平。

洛菲利說:「重點是現時應該要恢復正常的利率,不再需要緊急措施。失業率達到4%,可能還會再下跌,而經濟增長達到4%,現時不再需要緊急措施,這個是好消息。很多人不歡迎加息,但其實這個能反映出經濟實力。」

洛菲利估計於短至中期間,利率可能會升至兩厘半。而市場預計下個月儲備銀行議息會議後會加息至超過0.6厘。


政府承諾若連任 領取福利者「推定利率」將凍結兩年

聯邦政府回應加息消息,為大概90萬國民提供生活津貼水平的保證。

聯邦政府承諾,如果當選連任,會保證將「推定利率」凍結兩年於目前水平。

推定利率是用於計算領取福利者從財務資產所得的收入。

最低推定利率將會凍結於0.25%,適用於有不超過53,600萬元投資的單身人士,及有89,000元投資的夫婦。

投資資產高於上述水平者,推定利率會保持於2.25%。


北領地郵輪爆疫情 感染者達爾文上岸隔離

一艘豪華郵輪在 Kimberley 區的旅途中,船上爆發新冠疫情,被迫於達爾文讓感染乘客上岸。

「 Coral Geographer號」 郵輪上有110多名乘客及船員,當中有17人感染。

這艘93米長郵輪,10日前從 Broome 啟程,旅途每晚收費1,000元。

據郵輪公司表示,感染乘客已根據北領地及西澳的規例,在船上隔離,現時被送至達爾文一個未有公開的地點完成隔離。


新州教師今日罷課 要求加薪7.5%

新州教師今日舉行罷課,爭取加薪同減低工作量。

罷課教師會於州議會大樓外示威,要求增加兩小時備課時間,以及加薪5至7.5%,以吸引及挽留教師。

麥凱爾研究所 (McKell Institute) 的最新分析顯示,如果新州教師接納州政府目前的建議, 於未來兩年,薪酬會下跌超過2,000元。

今日學校會繼續開放,但校長需通知家長罷課會影響到監管學生的能力。


維州120億元投醫療服務 將於國際招聘

維州政府公佈了新年度財案,重點為撥款120億元加強醫療服務。包括培訓及增聘7,000名醫護人員,並會有國際招聘行動。

另外,會撥款超過20億元升級和開設醫院,以及額外撥款2.18億舒緩000緊急服務所面對的壓力。

州長安德魯斯強調政府會持續支援醫療服務。

安德魯斯說:「 這個並非一次性閃擊行動,當局會增聘護士、開設更多手術室、增加晚間和週末的開放時間,提高每年手術量至24萬次。我強調這個是加強衛生系統的龐大投資。醫護人員有極優秀的表現,但正面對歷來最大的壓力。當局必須要有回應。」

新財案估計會有79億元赤字,但預料會於2025至26年度恢復盈餘。

維州將於今年11月舉行大選。


南澳環保商舖半價出售建材

非牟利組織 Habitat for Humanity 於阿德雷德開設一間零售店,目標是減低建築材料和傢私的價格。

該組織獲得建築公司、商界及私人的捐贈,新開設的ReStore零售店今日起營業,提供較為廉價的建築材料,包括瓷磚、地板、浴室配件、燈飾等,價格相等於普通零售點的一半,亦會出售二手傢私。

該組織行政總監希爾(Louise Hay) 話,這項計劃的目標是幫助普羅大眾建造家園,同時亦有利環保。


鄉鎮近7成人憂鬱焦慮 服務爆煲無法收新症

於新冠疫情期間,鄉鎮地區的精神健康護理服務需求大增,導致不少心理學家應接不暇,被迫拒絕接受新症。

有心理學界人士指出,這個情況像是一個計時炸彈,並且是全國性問題,而於鄉鎮和偏遠地區更嚴重。

澳洲心理輔導協會委派進行的調查發現,過去兩年間,於鄉鎮同偏遠地區,有超過三分之二居民曾經經歷憂鬱和焦慮,更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居民表示經常出現有有關情況。

惟不少人都無法獲得心理援助而默默忍受,令問題更嚴重。


新調查:兩成病人獲矛盾醫療意見

最新調查發現,於新冠疫情期間,新州急症室的病人對所獲得的護理普遍感到滿意,但有兩成人士覺得所得到的醫療意見有矛盾。

衛生資訊局調查了接近21,000名,於2020年中至2021年中,到過新州市區和鄉鎮共77個大急診室的病人。

發現9成病人對醫生和急症室人員提供的護理感到滿意。但有兩成病人覺得所得到有關病情和治療的訊息出現矛盾。

一名病人表示,似乎並不是同一人負責他的全面護理。


世衛:已準備好為撤離亞速鋼鐵的難民提供醫療援助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他們正在等待更多從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的亞速鋼鐵廠撤離的人員。

有報道指,俄羅斯軍方已重新襲擊鋼鐵廠。

聯合國和紅十字會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局談判後,正在領導撤離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專門負責烏克蘭事件的尼贊 (Dorit Nizan) 博士表示,她正在等待新一批的撤離人員,惟表示她不知道有關人員將於何時到達,只知道他們正在路上,有信心醫療隊能夠幫助他們。

尼贊說:「我們不知道將會發生甚麼事。但已準備好應對燒傷、骨折和傷口,以及感染、腹瀉、呼吸道感染等。我們也準備好拯救營養不良的孕婦和兒童。 」


英相約翰遜將向烏克蘭軍事援助 3.75 億澳元

英國首相約翰遜告訴烏克蘭國會,指烏克蘭努力擊退俄羅斯,阻止其佔領基輔,實現了「21世紀最偉大的壯舉」。

約翰遜通過視頻向烏克蘭國會(Verkhovna Rada)發表講話,他是自 2 月 24 日烏克蘭被入侵以來,最早於國會發表講話的世界領導人之一。

同時,約翰遜宣佈會向烏克蘭提供 3.75 億澳元的軍事援助,包括雷達、無人機和裝甲車。

他表示相信烏克蘭將會在這場戰爭中獲勝。

約翰遜表示:「這是關於烏克蘭人保護自己,免受普京暴力侵略的權利。這是關於烏克蘭利用獨立和民族自決權、來反對普京瘋狂的帝國主義復仇主義。這是關於烏克蘭民主反對普京的暴政、關於自由與壓迫。亦都關於對與錯、善與惡,這就是烏克蘭必須獲勝的原因。」


美國墮胎合法化判例或被推翻

美國最高法院洩露了一份草案,內容指一宗全美墮胎合法化判例可能被聯邦最高法院推翻。

該項美國著名的羅訴韋德案,法院在1973年正式承認婦女的墮胎權受到憲法保護。多年來反墮胎團體一直要求推翻判決。

如果這項權利被推翻,將意味著美國各州能夠制定自己的墮胎法。

拜登總統表示不贊成,稱「墮胎是女性的基本權利」。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在空軍一號發表講話,指若果此項法例被推翻,墮胎將在美國一半的州份變成不合法。

普薩基表示:「現在是讓公眾了解其影響的時候。這是一個政治問題,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大多數公眾支持女性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而受到影響的人士大多是低收入和有色人種(people of color)。我們需要清楚這一點,以及我們要有良好溝通,以便每個人理解我們將會面對的挑戰。」

預計 6 月或 7 月初會有最終裁決。


香港將放寬社交距離限制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3日)宣佈,將於5月19日( 星期四)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限制措施, 當中有3項提早於本周四凌晨開始放寬,包括食肆每枱人數上限由4人增至8人,重開泳池沙灘等,另外市民在戶外運動及到郊野公園時無需佩戴口罩。


體育消息

在昆州, 中央海岸水手隊(The Central Coast Mariners)以 2 比0 戰勝布里斯本獅吼隊(Brisbane Roar),確保了在甲組聯賽男子決賽系列賽中的一席位。

米勒(Lewis Miller)在開場後 40 分鐘打進第一個進球,之後小將庫爾 (Garang Kuol )在第 63 分鐘打進第二球。

這是庫爾在7場比賽中的第4個進球,他在替補出場後僅僅4分鐘就打入這球。

中央海岸現已經連贏四場比賽,很大機會進入決賽,現只剩下一場比賽。

他們的最後一場常規賽是在周六晚上 (5 月 7 日) 對陣勁敵紐卡斯爾(Newcastle)。

內維爾( Scott Neville )在比賽還剩4分鐘的時候上場,布里斯本隊以 10 人作賽。

在過去的6場比賽中他們都沒有獲勝,無法進入決賽。

他們將在下週二 (5 月 10 日) 對陣雪梨足球俱樂部(Sydney F-C)的比賽中結束賽季。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4 May 2022 9:00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6pm
By Jennifer Mok, Natalie Yeu, Yuki Yu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