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3月16日)

以下為 2022 年 3 月 16 日(星期三)詳盡新聞內容。

Lismore vê o regresso das cheias do mês passado com muito medo e profunda exaustão

Lismore vê o regresso das cheias do mês passado, com muito medo medo e profunda exaustão Source: AAP / JASON O’BRIEN/AAPIMAGE

新州男子於洪水中被吸入水泥管內身亡

新州西面部Broken Hill 一名男子於洪水中喪生。據警方透露,昨晚(15日)一名56歲男子將汽車駛入洪水中,下車時被吸入一個水泥管內。警方和緊急服務志願人員事後於洪水中發現其遺體。氣象局表示,昨日 Broken Hill於半小時內錄得26毫米雨量。

另一方面,工會呼籲總理莫里遜為新州水災區居民再引入保職位津貼,指有關津貼支援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商戶,亦都應該根據同樣理由支援受水災影響的商戶。


消息指中高收入人士減稅計劃將被擱置

據報聯邦政府原定提前於2022至23年度為中高收入人士減稅的計劃將會被擱置。

據澳洲人日報報道,財長費登堡 (Josh Frydenberg)相信不會提前兩年為年薪4萬5千至20萬人士減稅,將有關稅階的稅率降至百份之30。

報道指,根據未具名政府高層的消息來源透露,費登堡會反而會將焦點放在應付生活開支的壓力,包括油價飆升。

報道又指財長正在考慮將中低收入人士的稅務回扣延長一年,合資格納稅人可以獲得最高1,080元的回扣。


聯邦法院裁定政府無責任保護下一代免受氣候變化傷害

向環境部長提出起訴的學生對法院最新的裁決表示難於接受。聯邦法院推翻一項早前的裁決,裁定政府無責任保護下一代免受氣候變化的傷害。

幾位高中生在2020年起訴環境部長利蘇珊,法院裁定利蘇珊於考慮煤礦工程時,應該有保護兒童的責任。聯邦政府對裁決提出上訴得直。

提出集體訴訟的主要當事人夏爾馬 (Anjali Sharma)表示對有關裁決感到憤怒,但他們會繼續爭取下一代得到保護。

夏爾馬說:「是次裁決不會阻止我們爭取令未來更安全,忽視氣候問題對年輕一代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會繼續要求掌權的人要維護最弱勢嘅群體。」 


工會與政府談判未達共識 雪梨火車或全面停駛

雪梨火車服務於未來兩個星期預料會再受阻,工會與政府的爭拗仍然未解決。

新州運輸處向澳聯社證實,鐵路、電車及巴士工會計劃舉行工業行動,會影響兩星期內的火車班次。而運輸廳長艾略特 (David Elliott) 表示,不排除工業行動可能會導致當局宣佈雪梨火車服務全面停駛。

工會要求政府每星期五為公眾提供免費鐵路服務,直至六月,用以補償上個月全面停駛的決定。而艾略特回應指,如果工會承諾取消工業行動,乘客可以一年內每星期五免費搭火車。

勞資雙方於明日 (17/3) 會再舉行談判。


澳洲伊斯蘭恐懼症情況加劇 穆斯林婦女成目標

最新報告顯示,在新西蘭基督城恐襲發生之後的三年以來,於澳洲的伊斯蘭恐懼症情況加劇。

Charles Sturt 大學與澳洲穆斯林權益網絡組織聯合進行調查,分析了247宗已證實的網上和親身的事件,發現大部分均涉及仇恨言論或者歧視。

而外表明顯的穆斯林的婦女是最普遍的對象,有八成半接報的事件並是跟戴頭巾的女性有關。

全國伊瑪目議會傳媒及年青人事務顧問魯米耶 (Dania Roumieh) 接受 SBS 新聞訪問時指稱,她本人亦是伊斯蘭恐懼症的針對目標,她認為政府應該更重視有關問題。

她表示:「聯邦政府應該立法避免伊斯蘭恐懼症同反穆斯林的情緒出現。已經有三年的長時間,於今時今日仍出現有關情況的確令人擔心。我質疑如果現時仍不採取行動,究竟何時才會實行改革。」


民調顯示工黨或於南澳大選中勝出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工黨可能於今個週末的南澳大選中勝出。

廣告人報的YouGov民意調查顯示,兩黨相比之下,工黨的支持率以百份之56大幅領先自由黨政府的百份之44。工黨可能會再奪得6個議席,足以過半數執政。於上月發表嘅的Newspoll 民意調查內,當時工黨只是領先6個百分點。

另外,於今次調查中,工黨領袖馬林瑙斯卡斯 (Peter Malinauskas)的支持率亦以百份之45對40,領先州長馬歇爾 (Steven Marshall)。


政府調查弱勢人士受不良對待 被收過高費用

昆州政府對公共受託人展開調查,有報道指一些智障人士於在不知情的下被收取費用。

澳洲廣播公司時事節目報道,有指稱一些弱勢人士受到不良對待,要繳交過高費用,引起對公共受託人的重大關注。

律政廳長芬蒂曼 (Shannon Fentiman)表示,於有關傳媒報道播出之後,公共信託人已經要求消費者倡議部調查,並會由資深的前仲裁員負責進行一個外部獨立檢討。


兩名恐嚇工黨參議員簡納莉的疑犯被檢控

聯邦警方檢控兩人涉嫌於網上恐嚇一名工黨參議員。

當局檢控一名29歲於新州Harrington Park的男子,和一名41歲於Maitland 的女子,指他們於社交平台上向內政事務發言人簡納莉 (Kristina Keneally)分別發出兩個恐嚇訊息。

昨日(15日)警方分別於兩人家中執行搜查令後提出檢控。

簡納莉證實她本人為恐嚇目標。兩名疑犯於下個月會在雪梨提堂。


珀斯焚毀汽車內發現一名女子和兩名兒童遺體

珀斯一部焚毀的汽車內發現一名女子和兩名兒童的遺體,懷疑涉及自殺及謀殺案件。

西澳警方證實死者為一名40幾歲的女子,和兩名分別8歲同10歲的兒童,相信是同一個家庭成員。

焚毀的汽車於日前於珀斯南面Coogee 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內被發現。當局正在調查,但警方表示可能無其他人牽涉於事件中。

任何人士需要援助,可以致電Lifeline 熱線 13 11 14.


澤連斯警告俄羅斯會入侵歐洲其他國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警告,俄羅斯將會同樣入侵歐洲其他國家。

隨住俄羅斯繼續入侵烏克蘭,澤連斯基於英國首相約翰遜及英國領導的「聯合遠征部份」成員國的講話中,感謝對方的支持。但他同時對北約拒絕實施禁飛區感到氣餒,並再次敦促歐洲盟國要合作製止衝突。

他說:「感謝每一個於俄羅斯入侵一事上以道義立場行事的國家。大家仍然可以阻止俄羅斯的侵略同殺戮,而合作會令問題更容易解決。應該一起及立即停止對民主制度的破壞,否則,俄羅斯最終亦會向其他國家進攻。」

他又表示:「聯合遠征部隊由英國領導、而丹麥、芬蘭、愛沙尼亞、冰島、拉脫維亞、立陶宛、荷蘭、瑞典和挪威等國家,會在必要時加入。」


烏首都被俄炮彈擊中 至少四人死亡

隨住俄羅斯軍隊正加強對烏克蘭基輔的攻擊、烏克蘭當局指,有俄國砲彈於當地星期二的黎明前擊中首都基輔,發生兩次大爆炸、造成至少四人死亡。基輔市長克里琴科(Vitali Klitschko)宣佈,首都將實施 36 小時的宵禁令。

當地星期一晚上 ,烏克蘭軍隊開槍追敵方的無人機,子彈於首都上空漫天飛舞。


捷克、波蘭及斯洛文尼亞總理親訪烏克蘭

捷克、波蘭及斯洛文尼亞的總理,將一起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進行俄國人侵開始以來首次的外國領袖親身訪問。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Mateusz Morawiecki)表示,他有「歷史的責任」,去創造一個無暴政的世界、為「值得生活於其中的兒童」建構未來。他又說,他會聯同斯洛文尼亞及捷克總理進行是次訪問,是希望一起確立整個歐盟都對烏克蘭主權及獨立、表示明確的支持。


美國兩名記者烏遇襲身亡 英記者受傷送院

美國霍氏新聞廣播公司的攝影師扎克熱斯基(Pierre Zakrzewski

)和節目制作人庫夫希諾娃( Oleksandra Kuvshinova

)所乘坐的車輛,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遇襲身亡。同行的英國記者霍爾(Benjamin Hall)亦於事件中受傷送院。霍氏新聞發表聲明指,今次的慘劇「令公司所有職員都心碎。」


俄國營電視台員工舉反戰標語 法國將提供庇護

俄羅斯國營第一電視頻道的編輯奧夫揚尼科娃(Marina Ovsyannikova)於星期一舉著「不要戰爭」的標語入錄影廠,以抗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你被罰款後已獲釋。

於法庭聆訊中,奧夫揚尼科娃否認「組織未經授權公共活動」的指控,之後向記者表示,他在沒有親人及律師的聯繫或幫助下,被審問超過 14 小時,亦已經兩日未有睡覺。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會支援奧夫揚尼科娃,他亦將在與普京的下一次談話中、討論有關事件。

馬克龍說:「法國強烈譴責對記者的任何監禁、以及任何操控行為,而毫無疑問、我們亦將採取外交措施,向這名記者提供保護,亦會通過大使館或特殊庇護來保障對方。我承諾,於我與總統普京的下一次電話會談中,將有機會以直接及非常具體的方式,並會一如以住的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無論如何,法國希望能盡快完全清楚對方目前的個人情況,以及他是否可以繼續工作。」 


美國制裁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美國財政部指控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

)於烏克蘭戰爭中與俄羅斯結盟,及「嚴重侵犯人權」,宣佈向盧卡申科、其妻子、及幾名俄羅斯官員實施新制裁。

另外,俄羅斯一名法官及11 名軍事領導人也將面臨制裁處罰。他們當中有人被指對俄羅斯國內的抗議者滅聲。


印度卡納塔克邦維持頭巾禁令

印度卡納塔克邦高等法院會維持當地的頭巾禁令,判決可能會成為其他地區的案列。

有學生在法庭上一度對禁令提出質疑,表示戴頭巾是一項基本個人權利,亦是當地人實踐伊斯蘭信仰的重要一環。但首席法官則強調,穆斯林婦女所戴的頭巾並非為基本宗教活動的一部分。

聯邦部長沙阿(Amit Shah)早前亦曾表示,相比起宗教服飾,他會更樂意見到學生上課時穿著校服。


香港再多逾2萬7宗確診

香港昨日公佈新增27,765宗新冠確診個案,及再多289人死亡。

醫管局設立的隔離護理觀察系統由星期二(15日)傍晚起運作,為社區及隔離設施內的確診者提供支援,包括就病人的身體狀況發出警告。醫管局指,來自廣東省的支援醫療隊人員將於一兩日內開始正式照顧病人。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6 March 2022 9:16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5pm
By Yuki Yuen, Jennifer Mok, Ivan Leu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