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一周年】國際特赦:香港人權岌岌可危

香港「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國際特赦組織星期三(6 月 30 日)發表新研究報告,指出有關法例已摧毀了香港多方面的自由,並持續削弱當地的人權。

Key Chains and Teddy Bears in Riot Gear: Hong Kong Promotes National Security

Source: The New York Times

該份報告以《以國家安全之名》為題,批評 2020 年 6 月 30 日頒佈、7 月 1 日修訂實施的「港區國安法」,放任當局不合理地將異見聲音「刑事化」,同時剝削目標打壓對象的權利。

國際特赦組織亞太區域主任米甚拉(Yamini Mishra)在聲明中指:「僅僅一年,『港區國安法』令香港加速成為『警察城市』(police state),令當地居民陷入人權危機。」

她又指:「由政治到文化、教育到媒體,『港區國安法』已經滲透至香港社會每一角落,營造一個充滿恐懼的環境,使當地居民生活言行均須三思。這條無孔不入且極具壓逼性的法例,最終將使香港淪為『人權荒地』(human rights wasteland),進一步與中國內地看齊。」
「香港政府必須停止利用過於寬泛的「危害國家安全」定義,全面限制人民自由。 」
國際特赦組織分析法庭判決及聆訊記錄,又訪問在「港區國安法」實施下成為目標的社運人士後,發表該份報告,展現香港當局在過去 12 個月利用「國安法」進行廣泛的侵犯人權行為。

組織指,過去一年,香港政府一再以「國家安全」作為合理化審查、騷擾、逮捕和起訴的借口;另外,亦有明顯證據顯示,「港區國安法」中列明之「所謂人權保障,可謂形同虛設,甚至架空香港現行法律提供的人權保障措施」。

中國外交部:惡意歪曲抹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召開例行記者會時回應有關報告,批評報告的言論「純屬惡意歪曲抹黑之辭」。

他說:「我願意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事實真相。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來,國家安全得到維護,香港社會重回正軌,法治正義得到伸張,廣大香港市民和外國在港公民的各項合法權利和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環境中得到更好保障,這是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認同的客觀事實。」

又補充:「數據顯示,去年流入香港的資金規模高達 500 億美元,港股 IPO 集資額位居世界第二,香港今年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長 7.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表的報告再次肯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入香港的境外新聞媒體及從業者有增無減,這些都是對香港國安法和香港發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

國際特赦組織指,「港區國安法」實施首日(2020 年 7 月 1 日),香港警方逮捕超過 300 名示威者,其中 10 人被指涉嫌違反該法。此後,港府繼續透過該法例,逮捕和起訴僅行使其言論、和平集會和結社自由的不同人士。

組織又表示,更嚴重的是,被「國安法」起訴的人士均被「假定有罪」,代表除非他們能夠證明其不會再「繼續做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否則一律不得保釋。

國際特赦組織:「危害國家安全」定義極度空泛

組織批評,香港當局利用「港區國安法」,「打壓國際政治倡議工作」以及「擴大執法部門調查權」。

聲明指:「當局以『勾結』或『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為由,逮捕或通緝 12 名曾經接觸外國外交官員、促請外國實施制裁或為逃離迫害者提供庇護的人士;另外有人則因在社交媒體發文,或曾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而成為打壓目標。」

組織表示,「國安法」賦予警方國家安全處「入屋搜查、凍結或沒收資產、檢取新聞素材等權力」。組織指:「以警方今年(過去一年)兩度搜查親民主派媒體《蘋果日報》為例,如此不受約束的權力,將難以預防調查期間可能發生人權侵害問題的風險。」

米甚拉表示:「港府必須停止利用諸如『危害國家安全』等極度空泛定義,鋪天蓋地般限制市民各項自由。當局必須首先撤銷所有因行使自身權利而面臨起訴者的所有刑事指控。聯合國亦有責任就中國人權倒退的情況,包括在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的情形,展開緊急辯論。」

但汪文斌則強調:「任何對香港國安法的攻擊抹黑都阻擋不了香港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大勢。」
「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相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和香港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能夠保持長期繁榮穩定,香港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1 July 2021 10:52a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