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U 副教授:拒絕中國 經濟將受重創

一名學者指出,中國經已成為一個強國,澳洲需要「擁抱」這個事實,否則將遭面臨「制裁」。

Dr Jane Golley believes Australia needs a ‘national debate’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Source: News Corp; Kym Smith

一名學者指出,中國經已成為一個強國,澳洲需要「擁抱」這個事實,否則將遭面臨「制裁」。

引述澳洲國立大學副教授戈利(Jane Golley)表示,中國已經並非一個「發展中的強國」,而是「已經是一個強國」。

戈利研究中國經已有 25 年。

她說:「中國已發展成一個強國、一個富有的國家,而他們所使用的發展方式是他們獨有的。」

她坦言,這個「獨有的方式」令不少人感到憂慮;當中包括一個總值過萬億元的「一帶一路」貿易及發展策略,同時亦廢除了國家主席的連任限制等。

她表示,國際社會應放棄對中國存有幻想,心想中國會成為一個新自由主義的民主大國、擁有新聞自由等西方民主國家的價值觀念。

「他們永遠不會這樣。」

她說:「中國在 2017 年向世界展示了:習近平是唯一一個可以為中國帶來繁榮的人。」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reviews an honor guard during a welcome ceremony at the Great Hall.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reviews an honor guard during a welcome ceremony at the Great Hall. Source: AAP

澳洲對中國最不友好

但她認為,中國近期的發展卻未被澳洲接納;兩國本來擁有的良好關係卻出現惡化,政界人士在接觸中國是亦存有戒心。

根據 Lowy Institute 的調查顯示,中國是澳洲在亞洲區的「最佳盟友」。

她說:「過去 20 年,澳洲一直得以從中國的發展中得益,得到大量貿易及投資機會。同時,澳洲的教育業、旅遊業、農業等多方面亦得以有所得益。」

她特別強調,中國移民為澳洲的多元文化社群帶來不同的貢獻。

但在 2017 年結束之時,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一項調查指出,澳洲是對中國最不友善的國家。
戈利副教授表示,澳洲日漸俱增的「恐華」情緒是由於多個因素,包括「媒體的負面報道」,例如指控中國政府透過海外人員影響澳洲的立法過程、大學的學術自主及媒體的獨立性。

她認為,這些報道都是「欠缺準確性的」。

經濟制裁經已開始

她指出,澳洲有必要進行一次關於澳中關係的「全國性討論」。

她說:「究竟我們是否要犧牲經濟上的利益,以人權等問題為理由疏離中國?抑或我們要擁抱這個超級大國,加強兩國的雙邊關係?」

她認為,中國經已開始對澳洲採取經濟報復,而按照澳洲目前對待中國的手法,她相信這些經濟報復將在未來數年逐步加劇。

她憂慮,中國或將突然削減撥予學生的獎學金,屆時澳洲的大學將遭到「重創」。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10 April 2018 7:0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