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泳隊奧運零的突破】女200米自由泳香港何詩蓓奪銀 澳洲坐冠 中國第四

有「小美人魚」之稱的23 歲的香港愛爾蘭混血兒何詩蓓為香港隊泳隊於奧運帶來零的突破,在今天的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當中奪得奧運銀牌,亦是香港在今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二面獎牌,她同時亦打破了亞洲紀錄。 同場比賽奪冠的是澳洲選手Ariarne Titmus,她並以 1 分 53.50 秒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位列第三及四的分別是加拿大選手和中國選手。

olympic

Ariarne Titmus of Australia (centre) along with Penny Oleksiak of Canada and 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 of Hong Kong (right) Source: AAP

奧運香港隊選手表現大勇,繼日前「劍神」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個人賽奪金後,23 歲的港隊女泳手何詩蓓在今日奧運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亦嬴得銀牌,她以 1 分 53 秒 92 完成賽程,並創出破亞洲紀錄的成績。

何詩蓓排在第5線道出賽,在比賽頭50米排第三,到100米時曾擠身首位,但在最後不足50米,被旁邊第4線的澳洲泳手Ariarne Titmus從後追上,最終何詩蓓以第二名到終點。

她在賽後接受訪問時感謝父母、本港及美國的教練一直支持,形容沒有他們就沒有她今天的成就。

她又指,男子花劍選手張家朗在日前奪金後,令她更有推動力,她希望與張家朗的好成績,可以推動仍然在比賽的港隊代表,亦希望香港的其他港隊泳員繼續努力,相信日後他們亦會有發揮機會。
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 of Hong Kong smiles after the women's 200-meter freestyle final at the 2020 Summer Olympics, Wednesday, July 28, 2021, in Tokyo, Japan. (AP Photo/Matthias Schrader)
Siobhan Bernadette Haughey of Hong Kong smiles after the women's 200-meter freestyle final at the 2020 Summer Olympics, Source: AP
何詩蓓是一名香港和愛爾蘭的混血兒,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則是香港人,她在香港出生成長,於聖保祿中學畢業後,赴美入讀盛產世界級泳手的美國密歇根大學,成為大學泳隊主力。

她僅23歲已是多項香港游泳紀錄保持者,曾代表香港出戰奧運、亞運及世錦賽等賽事,屢獲獎牌,今屆是東京奧運更歷史性打入游泳決賽。
同場比賽奪冠的是澳洲泳壇新星,20歲的Ariarne Titmus,她並以 1 分 53.50 秒的成績奪冠,比亞軍的何詩蓓快 0.42秒,並打破了奧運會紀錄。

這已是Ariarne Titmus在東京奧運的第二面金牌,她在周一在女子400米自由泳決賽擊倒大熱的美國名將Katie Ledecky奪金。

銅牌就由加拿大泳手Penny Oleksiak取得。中國隊的楊浚瑄排第4位。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8 July 2021 1:12pm
Updated 28 July 2021 1:25pm
By Hiu Ching Lam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