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政策】中國年輕一代掀「潤學」潮 澳洲移民中介:諮詢倍增

中國自3月底開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加強清零政策,嚴控下讓中國網民興起討論「潤學」潮;然而中共也迅速實行「非必要」不可出境,國民想「潤」恐防也非易事。

Shanghai lockdown

Source: AAP

中國上海自 3 月下旬以來一直實施嚴格封控措施。雖然當局本月初(5月)表示將放寬部分地區的限制,但居民仍被要求留在所在地區,只能前往購買日常用品或醫療服務。

及後疫情漫延至首都北京,六個人口最多的地區被要求在家工作,餐廳也關閉堂食服務,以限制疫情的傳播。

在嚴格清零方針下,近日中國社交網絡出現了潮語「潤學」一詞,「潤」的普通話拼音為rùn,與英文run逃跑一詞相同,「潤」引申為跑開、移民海外之義,意思是討論離開中國、移民到其他國家的運動。

中國上海市自3月底封控以來2個多月,網上搜尋器百度、社交平台微信等關鍵字搜尋「移民」次數激增。搜尋過熱下,百度曾一度封鎖「移民」這個字詞,搜尋結果顯示「關鍵詞移民暫不提供數據,請查詢其他關鍵字」;事後「潤」字就成為熱搜關鍵字。
An airplane takes off from Beijing Capti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Beijing, China, in March.
An airplane takes off from Beijing Capti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Beijing, China, in March. Source: EPA
據澳洲廣播公司(ABC)的報導,29 歲的上海居民張揚(Yann Zhang)這數個月來一直試圖離開中國,他說:「我看不見新冠清零的措施何時會解除,每天都感到害怕和焦慮。」

「社會越來越緊張。審查制度亦在加強,社交媒體帖子常被刪除,賬號也經常被封鎖。這一切都在侵蝕年輕人對美好未來的信心。沒有人願意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與世界隔絕的國家。」

張揚是其中一個對中國國家發展方向不滿並想尋求出路的年輕人。他想搬到一個更宜居、更容易獲得居留權的國家,而澳洲正符合這些要求。然而,他擔心中國會令公民更難離開這個國家。
中國國家移民局發言人本周警告,鑑於國際旅行仍處於「高風險和不確定性」 ,個人應避免「非必要」和「非緊急」的旅行。政府還表示將繼續加強對包括護照在內的旅行證件的審批和簽發。

張揚的護照一年內就要到期。他說:「我目前的計劃是明年離開,所以我還有一年的時間去準備。現在,如果我不能提供任何『必要』的離開理由,他們肯定會拒絕為我續簽護照。」 

同時,澳洲移民中介告訴澳洲廣播公司,自 4 月以來,來自中國客戶的諮詢數量增加了一倍多,當中大部分來是自上海。

墨爾本的移民中介嚴先生(Kirk Yan) 表示,他每個月收到200 到 300 個來自中國的移民諮詢。去年同期,每月大約只有100 個。

嚴先生說: 「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上海,其次是北京和深圳。年齡介乎 25 至 35 歲的技術移民,許多是科技專業人士。」
Shanghai reported fewer than 1,000 new COVID-19 cases for 15 May
Source: Getty / VCG
蒙納殊大學經濟系(Monash University'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的史鶴凌(Shi Helin)表示,許多中國人「正在為其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苦苦掙扎」。

他說:「新冠清零政策對中國經濟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如果中國經濟長期持續低迷,這些受過教育的人將找不到新工作,他們更有可能移民到其他國家。」

史鶴凌表示,失去這些人才是「對中國長期經濟發展的最大威脅」。
The vast majority of Shanghai's 26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in lockdown since the end of March because of a COVID outbreak.
The vast majority of Shanghai's 26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in lockdown since the end of March because of a COVID outbreak. Source: AAP
史鶴凌表示,若繼續將自己與世界各地隔離,可能會使中國社會激起更大的憤怒。他說: 「我相信中國政府也應該考慮這一點。否則,將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 

他表示,由於澳洲的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中國的損失可能對澳洲經濟有利。3.9%失業率是澳洲自 1974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史鶴凌說: 「從澳洲的角度來看,勞動力嚴重短缺,而企業最大挑戰是找不到員工。因此,中國移民的湧入無疑會為澳洲勞動力市場帶來一些新的勞動力,這對澳洲經濟非常有幫助」 。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8 May 2022 5:41pm
Updated 28 May 2022 6:06pm
By Natalie Ye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