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後專訪】 澳洲女學者披露伊朗監獄「精神虐待」內幕

曾經在伊朗被囚禁超過800日的澳洲學者吉爾伯特(Kylie Moore-Gilbert)表示,她當時受到精神虐待。但令她更難受的是,發現丈夫在她被囚時的不忠外遇。

Kylie Moore-Gilbert has given her first interview since her release from an Iranian prison.

Kylie Moore-Gilbert has given her first interview since her release from an Iranian prison. Source: Sky News

33歲的吉爾伯特較早前被伊朗政權控告間諜罪,被判監禁10年。昨日獲釋後第一次公開接受傳媒訪問。

吉爾伯特透露,在她漫長的監禁期間,伊朗要求她成為一名間諜,而這段折磨人的經歷讓她感到「長期擔憂」和「恐慌」。

2018年,吉爾伯特在德黑蘭機場被捕及起訴間諜活動,但她和澳洲政府一直否認相關指控。

她表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她入獄期間曾屢次試圖招募她做間諜。

她在星期二晚(3月9日)接受訪問時說道:「我知道他們(伊朗)與澳洲政府的人質釋放談判不果,是因為他們想招募我成為他們的間諜。」

「(他們說)如果我與他們合作,同意成為他們的間諜,他們就會釋放我。我可以重獲自由。我可以和他們做個交易。」
Kylie Moore Gilbert
Source: SBS
去年她在一項交換囚犯的協議下獲釋,但澳洲政府拒絕證實這位學者的自由是通過交換囚犯獲得的。

伊朗媒體稱,該國三名公民獲釋放,以換取吉爾伯特博士的自由。據泰國消息指,已經將三名2012年策劃爆炸事件失敗的伊朗人送回德黑蘭,但拒絕稱其為交換囚犯。

然而,吉爾伯特博士表示,伊朗對她最感興趣的不是招攬她做間諜,反正另有其事。

她表示:「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利用我的學術身份作為掩護,前往其他中東、歐洲國家或美國,為他們收集情報。」

在伊朗監獄受盡「心理折磨」

吉爾伯特博士先後被關押在不同的監獄,包括專門囚禁政治犯的伊文(Evin)監獄。

她向天空新聞坦言,自己曾經有自殺的念頭。

吉爾伯特表示 ,她在頭4個星期內第一間被監禁的房間,是一間單獨禁囚的房間,裡面又小又髒又冷,牢房沒有窗戶,也沒有廁所。這類獨囚是專門設計來令囚犯崩潰,而她指被監禁在裡面是「精神虐待」。

她當時在該間房渡過四個星期。過了兩星期後,她完全失去自我控制,感覺好迷失,行為變得徹底怪異。

隨著幾個月過去,她從憤怒中汲取力量,每天重複著一句口頭禪:「我是自由的。不管你對我做什麼,我都是自由的。」

她說:「我從來沒有遭受過身體上的折磨,某些你所想的拔指甲或被電擊……那從來沒有發生在我身上。」

但吉爾伯特提到,她去年曾經因為向檢察官透露一個字,而遭受到毆打及注射鎮靜劑。

靜默外交「違背我意願」

吉爾伯特博士表示,她一直希望通過澳洲政府策劃的外交協議獲得自由,但對澳洲的不作為和「靜默外交」感到失望。

她說,她知道自己的故事「被刻意隱瞞瞞在媒體之外」,而政府則試圖通過談判悄悄解決。

她說:「這違背了我的意願。」

直至被捕一年多後,她的消息開始在澳洲獲廣泛報道,她注意到「自己的健康和狀況受到更多關注」。

雖然她表示很感謝澳洲政府通過談判讓她最終獲釋,但她仍不認同「靜默外交」的做法。
今日上午,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在記者招待會上被問及有關評論。莫理遜回應說:「她的勇敢、勇氣、堅韌是非凡的,我知道她很感激政府和官員所做的一切。」

「對於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知道的是,在任何時候……我們最優先的領事工作是讓她回家。」

Image

苦樂參半的自由滋味

談及回澳洲後首次真正嚐到自由的滋味時,吉爾伯特博士當場流下眼淚。

「我打開酒店房間的門,母親就在那裡,那真是太好了。她只是給了我一個最大的擁抱......當然她說愛我,我說我愛她,我們就這樣擁抱著,一起渡過了一些低調的時光,母女時光。這很好。」

但她說,當她能在午夜離開酒店隔離區,第一次到戶外,在黑暗中的坎培拉街頭散步時,她感到「很害怕」。

「這是我近兩年半來第一次在戶外,沒有被關在某個地方,也沒有被閉路電視盯著,我感覺有人會追著我跑,拍打我的肩膀說『不,快回酒店去』。」
Iranian Video of Kylie Moore-Gilbert and husband
Source: SBS

最難受的是丈夫出軌

然而,讓吉爾伯特博士受難受的,是她發現自己被囚期間,丈夫Ruslan Hodorov一直與她的同事兼博士生導師Kylie Baxter出軌。

「考慮到我與他們兩人的親密關係,真的讓我非常失望。在某種程度上,對我來說,處理和接受這一切比在伊朗發生的事情更難受。」

最後她說,自己「對未來很樂觀」,很想把自己的經歷撰寫成一本書。

如今但她想先專注在自己身上,「好好療傷、恢復、休息。」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0 March 2021 2:12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11pm
By Caroline Riches, Jojo Le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