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雙重國籍不獲外國領事援助:海外港人如何申請國籍變更?

一名持有澳洲及中國雙重國籍的人士據報因涉嫌「顛覆國家政權」被落案控違反「港區國安法」,澳洲聯邦外交事務及貿易部證實駐港總領事館外交人員被拒為該名被控者提供領事援助,原因是香港已宣佈不承認雙重國籍,擁有外國國籍的中國公民將不得因而享有外國領事保護的權利。

Protestors listen to speakers during a rally to show support to for people in Hong Kong.

Protestors listen to speakers during a rally to show support to for people in Hong Kong. Source: AAP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 18 條及附件 3 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自 1997 年 7 月 1 日主權移交當日起,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而中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會)亦在主權移交前夕,於 1996 年 5 月就《國籍法》在香港實施的問題作出解釋。

由於《國籍法》訂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人大常委會在解釋時指出,擁有外國居留權的香港中國公民,可使用外國政府簽發的旅遊證件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行,但在中國境內(包括香港)不得因持有有關證件而享有外國領事保護的權利。

香港保安局發言人回覆 SBS 中文查詢時表示,在處理外國公民在香港被逮捕、拘留或監禁的事宜,特區政府根據《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及中國與不同國家簽訂的領事保護雙邊協定作出處理。

根據中國與澳洲簽訂的,凡持有其中一國(外國)有效旅行證件在簽證有效期內進入並逗留另一國(本國),將可獲得有關外國領事的會見及保護。

不過,保安局發言人重申,由於中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除非中國公民已申報國籍變更或申請退出中國國籍並獲批,否則他仍是中國公民。在這情況下,中國公民「通常不得因為持有外國旅遊證件而在香港特區獲得領事保護」。

澳洲外交部的外遊提示網站亦於去年 2 月 10 日更新對香港的外遊警示時,加入關於香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提示,提醒民眾「中國《國籍法》在香港實施後,已不再承認雙重國籍」。

申報國籍變更

根據,擁有外國護照的香港居民若希望在身處香港時被視為外籍公民,必須事先向入境處申報國籍變更。有關國籍變更申請亦需要獲得當局批准,方能在港期間被視為外國公民而非中國公民,可享所屬國家的領事保護權。

申請資格:

任何持有外國護照的中國公民,均可向香港入境處申報國籍變更。一旦符合以下所有要求,其申請則可獲批准:

  • 年滿 18 歲或以上,精神健全。若未滿 18 歲,申請須由其父、母或合法監護人提出。
  • 申請人為中國《國籍法》中所指的中國公民,即:
      • 為香港居民;
      • 能出示證明,已擁有外國國籍(如海外護照);
      • 並無證據顯示上述外國國籍文件為偽造或從不合法途徑獲得;及
      • 在變更國籍後,不會成為無國籍人士。

遞交申請辦法:

申請人可親身遞交申請,或透過郵遞到入境處負責處理國籍的職員。地址為:

香港灣仔告士打道 7 號入境事務大樓 4 樓
入境事務處旅行證件及國籍(申請)組
入境事務處國籍分組

若身處海外,申請人可將申請透過郵遞寄到上述地址,亦可親身到海外使領館遞交申請。中國在澳洲的大使館及總領事館地點如下:

申請書、所需證明文件及費用:

申請表格可在下載,表格因應在香港遞交申請或在海外遞交申請而有所不同,有關表格亦可在中國駐外國使領館索取。

如親身在香港或中國駐外使領館遞交申請,18 歲或以上申請人在申請時必須出示以下文件的正本及影印本:

  • 香港身份證或永久居民身份證(如有)
  • 出生證明書
  • 有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如有)
  • 證明擁有外國國籍的文件(如外國護照)
申請國籍變更的費用為港幣 145 元,必須在遞交申請時一併繳交。如果申請人以支票或銀行匯票繳交費用,便須劃線及註明抬頭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如果申請人透過海外郵寄遞交申請,有關的銀行匯票必須以港幣 145 元或 19 美元開出,並由香港特區的銀行付款。申請人亦可提供一名在港諮詢人的姓名及地址,入境事務處會通知諮詢人代表申請人繳費。
  • 如果申請人透過中國駐外使領館遞交申請,便需繳交上述申請費用,另加手續費以及遞送申請往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的費用。
  • 香港政府強調,已繳付的費用在任何情況下(不論申請是否獲接納)均不會退還。
當申報國籍變更的申請獲批准後,申請人會收到登記國籍變更的確認函。由此起申請人不再是中國公民,而其所持有的中國護照、香港特區護照或加入中國國籍證書(如有)都必須交回註銷。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8 February 2022 6:42pm
Updated 8 February 2022 6:50pm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