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徵收巨額葡萄酒關稅 華人酒商:太狠了

中國以「反傾銷」之名向澳洲進口葡萄酒徵收最高212.1%關稅,本地業界估計,多達1,400間完全依賴中國市場的澳洲葡萄酒公司會倒閉,包括為數不少的華人酒商。

Wine

Source: Getty Images

要點:

  • 華人酒商Charlie:主動積極應訴、改變出口策略
  • 華人酒商Will:欲上書總理莫裡遜,傾吐業內呼聲
  • 華人酒商Jennifer:感受到了中國經銷商的壓力
  • 國際貿易商高管程凱璇:長期依然好看中國市場

本台日前訪問了多名華人酒商,他們對中國當局的做法叫苦連天。

6年前收購了「依戀森林酒莊」的Charlie Wang,近日被通知出口到中國的紅酒將被加徵160.6%「保證金」。他說,雖然對澳中貿易關係惡化早有心理準備,但實際發生時仍使他心情低落。

「前幾個月葡萄酒商還是處於觀望的狀態,還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打擊。可是這兩天行業內都已經炸開了鍋。」

「我們當時主動參加了反傾銷調查的應訴,就是提供材料說明我們沒有傾銷。 總共是31家紅酒商參加應訴。我們最後被加徵了160.6%的稅收,比其他沒有應訴的好一些,其它都是212.1%。」

不過,160%關稅仍遠超他的預計。「本來想積極應訴可能會降低一些損失。本來預計可能中國政府會總體加徵100%的關稅,參加應訴的企業加徵50%。這樣我們咬咬牙也能過。」
現在收到的結果比較狠,大家都沒得做了。
A woman shops at an imported food and wine shop in Shanghai, China, on 27 November.
A woman shops at an imported food and wine shop in Shanghai, China, on 27 November. Source: AAP
一些澳洲酒商認為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報告漏洞百出,但Charlie說沒看調查報告,而且有否漏洞毫不重要。

「問題出在中澳政治層面,澳洲的態度比較堅決,所以這個(加稅)不可避免。對紅酒出口行業基本是毀滅性的打擊,沒得說了。」

「中國在提出反傾銷調查的時候,我們就做了很多準備了。比如積極應訴,還有增加在中國的庫存。希望能在庫存賣完之前大環境發生變化。」

經營「富倫谷酒莊」的華人酒商Jennifer Wang,因為在中國的調查中沒有主動參與,故其她當前出口到中國的紅酒被加徵最重的212.1%關稅。有7年經營經驗的她和Charlie一樣,早早在中國預備好了存貨。

「因為在此之前,反傾銷調查就像沒有落地的靴子。我們一直在往最壞的方面做準備,庫存準備到了明年年底。」

Jennifer說,這次反傾銷制裁不僅對出口商造成巨大衝擊,中國經銷商的反應也相當強烈。
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澳洲酒還能做嗎? 最主要的是,中國官方只說了「保證金」在甚麼條件下收取,但沒說甚麼條件下給退。
「1,000萬人民幣的產品,你現在至少要準備2,000萬到3,400百萬的現金流。裡外裡就是兩到三倍,甚麼時候退、怎麼退?我們都不知道。」

「經銷商現在開始擔心,你們會不會漲價? 以及未來甚麼時候會漲價?」

Charlie和Jennifer都希望他們在中國的存貨可以捱到大環境發生變化之後,但沒有人說得出何時。

國際貿易企業China And Beyond執行董事程凱璇(Sara Cheng)認為,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紅酒只是中澳貿易摩擦的一部分,我們知道之前還有龍蝦、大麥、銅礦、煤炭等都受到了影響。紅酒是雙方貿易摩擦的一個小部分,不會因為一個行業變化而發生迅速調整。」

「中短期不會有變化,未來12至24個月內不會有變化⋯⋯兩、三年都相對樂觀。貿易關係要在雙方關係好轉,互相溝通、合作,爭取進步的前提下才會有政策的轉化。」

根據最新消息,澳洲政府將事件提交世界貿易組織仲裁。熟悉國際經濟法的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法學院教授王衡認為,如果澳洲政府上訴世貿,整個流程長達超過一年。

「由於上訴機構存在不確定性,目前採用的是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MPIA),所以從提起到最後出結果肯定是要花費不少時間。」

「而且WTO的特點是既往不咎。也就是說,在裁決以後你需要按照裁決結果來進行調整,但是不涉及裁決之前出現的損害和損害賠償。」

也許是預料到了這個結果,Charlie一度笑稱「庫存賣完就回中國算了」。然而,玩笑歸玩笑,他也想了一些絕處逢生的辦法。

「也沒有全部關死,留了一條縫。」
它(中國)對兩升以下的徵收關稅,兩升以上的還是按照零關稅走。裡面還有一些商業操作的空間,看怎麼做吧。
Australia's wine exports top $3 billion.
Source: Photo by Mal Fairclough
經營「Rawvino wines」的Will Wang則希望從政治層面解決,打算去信澳洲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

「現在的政策會對紅酒的企業家帶來很大的陣痛,但也是給兩國提供一個重新考量彼此價值的契機。」
(澳洲)不能很簡單地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某個行業,政客應該多和從業者、多和行業領導人多一些溝通,真正傾聽他們的意見。
「我覺得這幾個月,(澳洲)政客完全代表的是自己主觀的意見,沒有真正去考慮如何兩國互惠互利、在商言商,怎麼好好地把這個行業長期地推動起來。」

「他們把兩國人民30多年來積攢的友誼輕易地消耗掉了⋯⋯不能十個手指有一個在疼,另外九個也不要了。」

Will說,他正在數集業內人士的意見和聯署。

被問到會否簽署聯名信時,Jennifer說:「我百分之百會簽的,我既代表了澳洲種植者、生產者的立場,也代表了中國消費者的立場。」

Jennifer稱,在她經營的微信視頻號上,中國網友的看法和澳洲民間的主流意見相左。

「當澳洲人認為經貿不應該和政治掛鈎時,中國網友的看法是,澳洲政府的做法傷害了中國的利益。『我們有智利酒、法國酒、南非酒⋯⋯我們為什麼要買澳洲酒?』」

「作為澳洲政府應該更多地去尋求更多的出口市場,而不能太過依賴中國市場。」

程凱璇和她的團隊依然抱有一定的信心。她認為,目前的變化只是在政策的層面,中國市場需求並沒有變化,甚至是有增長。

「只要是市場不變,基本供求關係不變。 等到政策層面有所緩解的話前景還是樂觀的。」

「細分市場還是有發展可能的,可以創新一些價格更高、品質更獨特的產品。一方面需要保證成本不增加,另一方面要把創新部分做好。」

「我們的團隊在過去一周和幾個酒莊出了一些初步的方案,我覺得還是很有效的。」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1 December 2020 10:35a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09pm
By Yiu Wah Lin, Lucy Chen, Wei Wa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