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冀澳中關係盡快重回正軌 學者:他只在推卸責任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澳中關係惡化並非北京想見到的事,他希望兩國關係「盡快」回到正軌,但「球在澳洲手上」。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Source: AAP

《雪梨晨鋒報》今日(12月31日),王毅這番對話是在一場兩星期前直播的私人活動中,與澳洲工黨的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所說。

在澳洲將中國徵收大麥關稅一事告上世界貿易組織的兩日後,王毅在12月19日那場活動上表示,澳洲與中國可以再次成為伙伴,而非敵人。

上月底,澳洲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曾向中國「伸出橄欖枝」,表示樂意與中國就對方列出澳洲的所謂「14罪狀」作討論。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社交媒體轉載一幅被指冒犯澳洲軍人的漫畫後,兩國關係再度急轉直下。
王毅與主持該場活動的紐約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主席陸克文對話時,並無提及該「14罪狀」。

陸克文當時問王毅,是否有「雙方接受的務實方法⋯⋯去重新穩定北京和坎培拉之間的關係。在此期間,有沒有非正式的外交途徑可以發揮作用,令雙方可以不再互相叫喊,回到正常的外交?」

王毅說,澳洲要決定中國是威脅還是伙伴,「如果澳洲視中國為威脅,那麼要改善這段關係便很困難。如果澳洲不視中國為威脅,那麼對於雙方的關係,我們有更好的機會去找出解決方法。所以我會把球踢給澳洲。」
我們希望這段關係可以盡快回到正軌,我們也會歡迎所有想改善關係的人所做的努力。
王毅又表示,關注到澳洲議員和傳媒對中國的「大量負面看法」,「當它們(這些看法)公開,肯定會影響雙邊關係的氣氛,阻礙進一步的交流。」

澳洲外交部拒絕回應王毅的言論,只重申外長派恩(Marise Payne)本月19日接受天空新聞訪問時的發言:「我們從來不會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而那是對待(與中國的)和任何雙邊關係的帶尊重的方法。」

澳洲國立大學保安學院院長Rory Medcalf警告,不應將王毅的言論「過份解讀為善意的訊號」,「它們頂多是溫和及有條件的。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也希望建立穩定的關係,但最重要是王毅仍將所有責任推給澳洲。
「中國沒有承認在這段關係中做錯任何事,甚至是運用持續的脅迫措施——經濟限制或人質外交,以打擊澳洲和加拿大等國家。然後,似乎一切都要視乎北京如何定義澳洲對中國的威脅和看法——如同只能簡單選擇徹底威脅或徹底合作。這不是建立務實和互利關係的健康起點。」

澳洲策略政策研究所的Peter Jennings也認同這說法。他認為,王毅的言論完全沒顯示出要和解,「他避開一切實質問題,只說這完全是澳洲的態度。可是,澳洲沒有造成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吞併事件,也沒有做出中國的網絡和人類間諜事件,亦沒有導致對中國少數種裔的大規模侵犯人權事件。」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分享
Published 31 December 2020 11:42am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