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搶走了本地奶粉嗎?澳洲華人們如是說

一邊廂是如此“瘋狂”的搶購潮,一邊廂是部分熱門奶粉時常斷貨,SBS普通話節目的一些受眾通過社交媒體發表看法,不少人認為確實是代購令澳大利亞本地的奶粉供應出現了短缺,而另一種觀點則是呼籲大眾與媒體去反思造成奶粉短缺的“真正”的原因。

Buyers are seen buying the baby formula products in bulk, before reselling them to the Chinese market

Source: 7 News

毋庸置疑,嬰兒奶粉代購已成為澳大利亞社會被廣泛關註的現象之一。

近期展開的一項調查報道披露了阿德萊德中央商務區Rundle Mall一批奶粉代購者的行跡:他們彼此通過手機交流奶粉庫存情況,反復進出超市買入奶粉——這是為了突破超市每次限購兩罐嬰兒奶粉的上限。

相似情形也出現了悉尼Hurstville區的超市內,在11月份的報道中揭示,這個傳統“華人區”的Woolworths超市內,一群女性顧客在購買了兩罐嬰兒配方奶粉後,將它們放在超市外的小推車內,隨後轉身回到超市內再次購買。
baby formula
Source: video screenshot
的報道中直接拋出數據稱,目前在澳大利亞有大約40萬名代購在Woolworths和Coles超市等商店搶購嬰兒配方奶粉,隨後轉售給中國買家。該報道中還采訪了連接零散代購的Access CN公司的負責人Livia Wang,據Livia Wang 說,“每天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運往中國的包裹多達2-3萬。”
一邊廂是如此“瘋狂”的搶購潮,一邊廂是部分熱門奶粉時常斷貨,這些報道中所揭示的現象無一不指向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是代購搶走了本地奶粉嗎?
據2016年澳大利亞統計局人口普查數據,目前在澳大利亞共計有120萬華裔,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呢?

SBS普通話節目的一些受眾通過社交媒體發表了看法,不少人認為確實是代購令澳大利亞本地的奶粉供應出現了短缺。

網友“Rafale” 認為,“代購只買超市零售的,無論超市上架多少都會被掃空,中國的需求在那裡,這破壞了超市本來服務分配零售產品給社區的功能。

而網友“李秀辰”則表示,“奶粉總供應量和櫃上存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代購是以犧牲澳洲人購買奶粉便利性為代價的,沒有什麽正當性可言。

而另一種觀點則是:代購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大眾與媒體更應去反思造成澳洲奶粉短缺的“真正”的原因。

網友“Bill”認為,代購之所以被廣泛關註,是因為“在最前沿,撞在槍口上”,他認為“最(應被)反對的應該是奶粉廠家,不是代購”,網友“俊榮”則表示,“更多的是媒體的炒作而已”。

事實上,Woolworths等澳大利亞公司在天貓商城都開設有官方旗艦店,一罐愛他美白金三段或A2白金三段的定價在250元人民幣左右,與澳洲代購們的報價並沒有太大差別,且供貨充足。為何中國消費者依然選擇個人代購的方式來購買澳洲奶粉呢?

網友“Rafale”認為代購受到追捧的“因就是三鹿”。

2008年,中國爆發三鹿毒奶粉事件,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其奶粉中被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據官方數字,當時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咨詢且已康復的嬰幼兒累計達39,965人;三年後的2011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發現,仍有7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

您對代購現象如何看待?SBS普通話節目期待聽到更多聲音和線索,您可以在我們的社交媒體發表留言。

分享
Published 11 December 2018 5:02pm
Updated 12 December 2018 4:40pm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