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案越趨猖獗 在澳華人被騙逾900萬

據報導,有關針對講普通話人士的電話騙案是由來自台灣的犯罪集團所策劃的。

Phone scam victims

Some victims of phone scams were told to pretend they had been kidnapped. Source: Victoria Police

據報導,有關針對講普通話人士的電話騙案是由來自台灣的犯罪集團所策劃的。

SBS Viceland《The Feed》節目獨家訪問了早前懷疑被迫假扮被人綁架的18 歲私立學校女留學生,透露她當時飽受騙徒 10 日折磨、並且損失 50 萬澳元的經歷。

這名化名為「小陳」的女學生,是一連串針對講普通話人士的騙案中,其中一名受害者。她當日於墨爾本機場酒店內一間房間被警方發現。

騙局由一通電話開始,指她有一個包裹尚未領取,但因為包裹問題需要她與警察對話。

電話其後接到一名自稱為中國高層警務人員的男子,對方指小陳牽涉一個跨國金融罪案內;同時,對方又發了一張有她照片的拘捕令, 表示有證據證明小陳的罪行,如果她不合作,有可能會被監禁。

在這些騙案中,騙徒向受害者表示,他們即將被引渡出境、可能面臨刑事檢控,或令他們以為自己已經被人綁架。

受害人被迫拍攝照片,然後騙徒利用這些照片,向受害人於中國的家人勒索金錢。

小陳表示,騙徒行為是一種「精神控制」。

當她用完自己的錢時,騙子教她如何獲取更多,最終導致她在10天內被騙共50萬元。

她表示:「我完全相信他們,所以我按照他們所說的話去做。」

小陳的母親亦不虞有詐, 以為是用作女兒的簽證保證金。

據報導指,有關犯罪集團安排集團內比較低層的人租用物業,並且於其他國家設立電話接線中心避開不同地區的司法管轄範圍, 令他們可以打電話到任何地方。

澳洲聯邦警方刑警督察費希爾表示,要找到有關罪犯可能會有困難,因為他們都是職業犯罪分子。

他又指, 這些有組織犯罪集團懂得利用不同的司法管轄界限 ,包括引渡法及兩地合作調查的漏洞,逃避有關起訴。

有部份受害者向《The Feed》講述自己的經歷。

一名受害者表示:「我接到一名聲稱中國大使館女職員的電話,並且表示北京的國際刑警組織已經要求聯邦政府取消其澳洲簽證。」

另一名女性受害者又指:「對方當時向我表示,我需要於當日下午四時前採取行動,否則會即時禁止我外出。」

澳洲當局越來越關注電話詐騙快速蔓延的問題,5月份有關電話詐騙的報案急升400%。

警方表示,身處澳洲的受害者已經合共向騙徒交出超過900萬元。

《The Feed》訪問了一名曾經是騙子的阿偉 (化名),了解為甚麼電話詐騙如此奏效。

阿偉透露,台灣有不少人願意鋌而走險做這樣嘅工作, 而他自己亦曾經一天賺22萬元。

他說,騙子不會給予受害者思考的時間,並利用受害者的焦慮和恐懼犯案。

此外,他亦表示,騙子會接受心理訓練,並按照持有的手機號碼、資料和劇本工作。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分享
Published 27 June 2018 10:30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3:43pm
By Janice Lam,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